塔里木河干流绿洲250年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2
作者
韩春鲜 [1 ,2 ]
机构
[1]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旅游管理系
[2]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类活动; 环境变化; 绿洲系统; 可持续发展模式; 塔里木河干流;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03.001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其绿洲可持续发展决定着新疆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稳定。文中根据历史文献和野外考察,分析18世纪中期-20世纪50年代的塔河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塔里木河干流上、中、下游1973年、1990年、2000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分析1973-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判断这种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显示: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工绿洲主要在源流进行,干流是天然绿洲环境,受制于河流特性的影响;以后人工绿洲开发主要在干流进行,以干流生态环境退化为代价,驱动其变化的是人口、经济利益、政策和资本等人文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组织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了塔河干流绿洲可持续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18世纪以来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J].
韩春鲜 .
中国沙漠, 2011, 31 (04) :1072-1078
[2]   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发展水平研究 [J].
韩春鲜 ;
罗辉 ;
李霞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6) :1351-1356
[3]   自然资源丰裕、资源产业依赖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J].
邵帅 ;
杨莉莉 .
管理世界, 2010, (09) :26-44
[4]   环境约束下塔里木河下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演进 [J].
韩春鲜 .
冰川冻土, 2010, (04) :677-685
[5]   塔里木河下游政区与交通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环境变迁 [J].
韩春鲜 ;
谢雪梅 .
中国沙漠, 2010, 30 (03) :477-482
[6]   干旱区人工绿洲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 [J].
韩春鲜 ;
马耀峰 ;
熊黑钢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2) :281-288
[7]   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覆被变化与景观格局分析 [J].
赵锐锋 ;
陈亚宁 ;
李卫红 ;
张丽华 ;
吴世新 ;
黄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1) :95-106
[8]   清代以来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人的生活及其环境变化 [J].
韩春鲜 ;
吕光辉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6, (02) :60-66
[9]   新疆塔里木河及其河道变迁研究 [J].
樊自立 ;
陈亚宁 ;
王亚俊 .
干旱区研究 , 2006, (01) :8-15
[10]   塔里木河下游垦区绿洲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J].
许英勤 ;
徐曼 .
干旱区地理, 2004, (02) :19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