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

被引:30
作者
高瑛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
课堂互动; 话语研究; 二语习得研究; 认知派; 文化视域; 社会文化派; 研究述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9 [语文教学];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课堂互动话语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认知视域下的研究主要以输入、输出及互动假说为理论依据,采用静态微观量化分析,聚焦个体与生生互动,关注话语及互动的功能和形式。社会文化视域下的研究主要以最近发展区与支架式帮助概念为依据,采用动态宏、微观结合的质化分析,聚焦群体与师生互动,关注互动中的意义、形式及结构,强调语境。本文认为,理想的发展趋势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国内研究应结合中国社会文化环境,探索外语课堂互动话语研究的"本土化"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二语习得理论的建设——兼评《二语习得之问题》 [J].
邹为诚 ;
赵飞 .
中国外语, 2008, (04) :46-56
[2]   评析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20年的论战 [J].
文秋芳 .
中国外语, 2008, (03) :13-20
[3]   国外二语课堂实证研究20年述评 [J].
梁文霞 ;
朱立霞 .
外语界, 2007, (05) :58-67
[4]   形式协商的多视角研究和思考 [J].
郑佩芸 .
外语界, 2007, (05) :76-82
[5]   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 [J].
徐飞 .
国外外语教学, 2005, (02) :57-65
[6]   维果茨基社会建构论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J].
麻彦坤 .
外国教育研究, 2004, (12) :6-9
[7]   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 [J].
杨雪燕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01) :54-61
[8]  
Linguistic and Conversational Adjustments to Non-Native Speakers[J] . Michael H. Long.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1983 (2)
[9]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 .2 Krashen,S. D. Pergamon . 1985
[10]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2 Johnson,K. E.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