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果皮形态结构比较观察及其与果实耐贮运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林河通
席玙芳
陈绍军
陈锦权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学院
[2]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3]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学院 福建福州
[4] 浙江杭州
[5] 福建福州
关键词
龙眼; 果皮; 形态结构; 耐藏性; 耐运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7.2 [龙眼(桂圆)];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比较了福建省 1 0个主栽龙眼品种果实的果皮形态和结构 ,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在果皮厚度、外果皮表面颜色、龟状纹、放射线、瘤状突、刺毛、外果皮皮孔、周皮层厚度、栓质层厚度和连续性、中果皮薄壁组织细胞排列、石细胞大小、含量、排列和分布 ,维管束发达状况、排列和分布 ,内果皮表皮细胞排列和角蜡质层厚度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风梨味、东壁、油潭本、乌龙岭、红核子、蕉眼龙眼果皮厚 ,外果皮表面瘤状突和剌毛多 ,外果皮周皮层、栓质层厚且连续性好 ,中果皮石细胞 (团 )含量多且排列紧密 ,分布在中果皮外侧且在中果皮中所占比例大 ,维管束发达且排列有序 ,内果皮角蜡质层厚 ;这些品种果实耐贮运、抗病性强。而水涨、赤壳、福眼、普明庵龙眼果皮薄 ,外果皮周皮层薄、栓质层不发达 ,中果皮石细胞 (团 )含量少、分布分散 ,维管束不发达 ,薄壁组织细胞胞间隙大 ,皮孔间隙大、皮孔通道与中果皮组织细胞间隙相通 ;这些品种的果实不耐贮运、抗病性弱。讨论了龙眼外果皮表面主色为褐色和内果皮比外果皮更容易褐变的解剖学原因及龙眼果皮形态结构与果实耐贮运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13 / 419+424 +424-4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龙眼采后生理和病理及贮运技术研究进展 [J].
林河通 ;
席玙芳 ;
陈绍军 ;
陈锦权 ;
洪启征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1) :185-190+1
[2]   龙眼果皮显微结构与果实耐贮性关系探讨 [J].
屈红霞 ;
孙谷畴 ;
蒋跃明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 (01) :83-85+90
[3]   熏硫对采后龙眼果皮褐变的作用及脱硫效应 [J].
许秀淡 ;
黄金松 ;
郑少泉 ;
许家辉 ;
刘惠玉 .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01) :34-39
[4]   荔枝果皮超微结构的比较观察 [J].
彭永宏 ;
林国辉 .
果树科学, 1999, (01) :18-23
[5]   橄榄不同品种果实形态结构的比较观察及其与耐贮运的关系 [J].
林河通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114-119
[6]   延长冷藏龙眼果实货架寿命的技术 [J].
林河通 ;
邹日娥 ;
洪启征 ;
林志勇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1) :114-119
[7]   荔枝果皮结构与果实贮藏性能关系的探讨 [J].
潘洵操 ;
谢宝贵 .
广西植物, 1997, (01) :80-85
[8]   龙眼果实的显微结构与贮藏关系的探讨 [J].
潘洵操 .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2) :185-188
[9]   龙眼假种皮的发生和果实的个体发育 [J].
柯冠武 ;
王长春 ;
黄进华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2, (02) :22-26
[10]   龙眼果实防腐保鲜技术研究 [J].
吕荣欣 ;
占雪娇 ;
吴金珠 ;
庄荣福 ;
黄维南 ;
蔡龙祥 ;
黄志明 .
亚热带植物通讯, 1992, (02) :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