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0 条
内蒙古敖尔盖铜矿中-酸性侵入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23
作者:
郭志军
[1
]
周振华
[1
]
李贵涛
[2
]
李进文
[1
]
武新丽
[3
]
欧阳荷根
[3
]
王挨顺
[4
]
向安平
[1
]
董旭舟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4]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来源:
关键词:
SHRIMP U-Pb定年;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特征;
埃达克岩;
印支期;
敖尔盖铜矿;
大兴安岭南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敖尔盖铜矿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大地构造归属大兴安岭南段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本次研究所采样品为矿区大面积出露的中-酸性侵入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岩体的成岩年龄为(245.4±1.8)Ma(MSWD=1.4),为该区印支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敖尔盖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与埃达克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SiO2≥56%(65.03%-70.11%),Al2O3≥15%(14.45%-15.49%),MgO<3%(1.18%-1.61%),Y<18×10-6(5.85×10-6-6.83×10-6),Yb≤1.9×10-6(0.416×10-6-0.637×10-6),Sr>400×10-6(380×10-6-642×10-6),LREE/HREE=11.60-12.24,δEu=1.00-1.18。说明其来源较深,形成压力较大。Sr-Nd同位素结果表明岩体的εNd(t)值(+3.9-+4.4)较高,同时(87Sr/86Sr)i值(0.70380-0.70412)较低,且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较年轻,为578-657 Ma,指示源岩物质可能来源于新元古代形成的亏损地幔。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综合分析认为,古亚洲洋在本区消失后,该岩体是在挤压构造背景下,由新元古代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同时通过对比区域岩浆活动并结合大地构造研究认为,大兴安岭南段印支期岩体随着年龄由老到新,其形成构造环境从挤压转为伸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486 / 1500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