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澜沧江南带三叠纪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Ar-Ar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21
作者:
王硕
[1
]
董国臣
[1
]
莫宣学
[1
,2
]
赵志丹
[1
,2
]
朱弟成
[1
,2
]
孔会磊
[1
]
王霞
[1
]
聂飞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三叠纪;
弧火山岩;
地球化学;
Ar-Ar坪年龄;
澜沧江南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滇西三江地区澜沧江南带广泛发育三叠纪火山岩。在北部云县一带,中晚三叠世火山岩出露齐全,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中三叠统忙怀组(T2m),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和上三叠统芒汇河组(T3mh)。忙怀组以酸性火山岩为主,为一套流纹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小定西组发育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夹火山碎屑岩;芒汇河组具有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与玄武岩共存的"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南澜沧江带三叠纪火山岩具有弧火山岩与大陆板内火山岩的双重属性,推测其形成环境为过渡型的大陆边缘造山带环境。对南澜沧江带南部景洪附近采集到的石英安山岩样品进行Ar-Ar年龄测试,得到的坪年龄为236.7±2.2Ma,为中三叠世。结合火山岩年代学结果,推测澜沧江洋主碰撞期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与晚三叠世早期分别为碰撞后的应力松弛阶段与洋盆继续俯冲期,到晚三叠世末期,俯冲作用结束,澜沧江洋关闭。
引用
收藏
页码:1148 / 1162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