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即墨断裂带白垩纪构造应力场及转化机制

被引:9
作者
张勇 [1 ,2 ,3 ]
任凤楼 [4 ]
龚淑云 [5 ]
张现荣 [1 ,2 ]
林曼曼 [1 ,2 ,3 ]
刘珊珊 [1 ,2 ,3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2]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3] 石家庄经济学院
[4]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
[5] 深圳市地质局
关键词
牟平—即墨断裂; 白垩纪; 应力场反演; 胶莱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1 [海洋地质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系统地分析了胶莱盆地内部牟平-即墨断裂带的基本组成特征及空间展布,利用古构造应力场测量、反演的分析方法,重塑了该断裂带白垩纪的古构造应力及其演化。结果表明,该断裂带白垩纪运动历史划分为5个阶段:(1)早白垩世中期莱阳期NW-SE向伸展,为造山后的弱引张;(2)早白垩世中晚期青山期近EW向伸展,属于陆内断陷构造;(3)早白垩世末期NW—SE向挤压,这期挤压应力作用发生在早、晚白垩世之间,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斜向俯冲汇聚产生的走滑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是区域构造作用的结果;(4)晚白垩世王氏期近N—S向伸展,可能一直持续到古新世,是古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及中国西部特提斯构造体系远程效应的联合结果;(5)古新世晚期的NE—SW向挤压。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新生代超级汇聚背景下的陆内差异变形:华北伸展裂解和华南挤压逆冲 [J].
李三忠 ;
张国伟 ;
周立宏 ;
赵国春 ;
刘鑫 ;
索艳慧 ;
刘博 ;
金宠 ;
戴黎明 .
地学前缘, 2011, 18 (03) :79-107
[2]   胶东东部中生代走滑逆冲构造带的构造年代学制约 [J].
张宏远 ;
侯泉林 ;
曹代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7) :593-600
[3]   胶东东部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研究 [J].
张宏远 ;
侯泉林 ;
曹代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6) :497-506
[4]   鲁西地块中生代构造格局及其形成背景 [J].
李三忠 ;
王金铎 ;
刘建忠 ;
于建国 ;
吕海青 ;
侯方辉 .
地质学报, 2005, (04) :487-497
[5]   胶莱盆地莱阳期原型盆地的沉积格局及有利油气勘探区选择 [J].
吴智平 ;
李凌 ;
李伟 ;
周瑶琪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3) :330-337
[6]  
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走滑运动的40Ar/39Ar年代学证据[J]. 朱光,刘国生,W.J.Dunlap,C.Teyssier,王勇生,牛漫兰.科学通报. 2004(02)
[7]  
Metallogenesis of superlarge gold deposits in Jiaodong region and deep processes of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 beneath North China Craton in Mesozoic[J]. 周新华,杨进辉,张连昌.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3(S2)
[8]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关键时限 [J].
翟明国 ;
朱日祥 ;
刘建明 ;
孟庆任 ;
侯泉林 ;
胡圣标 ;
李忠 ;
张宏福 ;
刘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913-920
[9]   胶莱盆地的盆地样式及构造演化 [J].
廖远涛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4) :345-347+270
[10]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走滑运动中的构造、岩浆、沉积事件 [J].
朱光 ;
牛漫兰 ;
刘国生 ;
王道轩 ;
宋传中 .
地质学报, 2002, (03) :32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