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胶东东部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研究
被引:8
作者:

张宏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代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胶东东部;
中生代;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特征;
年代学;
剪切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研究区胶东东部位于华北东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端,发育逆冲推覆构造.采用多尺度构造研究和构造年代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可将胶东东部逆冲推覆体划分为石岛推覆体、荣成推覆体、米山推覆体、牟平推覆体等四个推覆体.这些推覆体以相应的走滑逆冲型剪切带为底界,主要活动于中生代.研究表明,由石岛剪切带、荣成剪切带至牟平剪切带,古差异应力值和韧性变形强弱序列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变形温度的变化趋势呈负相关.根据逆冲推覆构造研究、40Ar/39Ar同位素测年数据以及前人在区域上的同位素构造年代学研究成果,推测研究区中生代构造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期运动:三叠纪末(约210~180 Ma)的逆冲推覆运动;侏罗纪-早白垩世(约180-130 Ma)的伸展运动;早白垩世(130-120 Ma)的走滑逆冲运动;晚白垩世以后(约120 Ma-)的伸展运动。其中,早白垩世(130-120 Ma)的走滑逆冲运动期剪切带的活动序列为石岛剪切带→荣成剪切带→牟平剪切带→米山剪切带,引起了推覆体的逆时针旋转效应.胶东东部逆冲推覆构造与郯庐断裂带的两期走滑事件时代吻合、运动学相容,可吸收或调节部分郯庐断裂带的走滑运动量,从而导致该断裂带北段走滑量的显著变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走滑运动的Ar/Ar年代学证据
[J].
朱光
;
刘国生
;
W.J.Dunlap
;
C.Teyssier
;
王勇生
;
牛漫兰
.
科学通报,
2004, (02)
:190-198

朱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刘国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W.J.Dunlap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C.Teyssi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王勇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牛漫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胶东超大型金矿的形成与中生代华北大陆岩石圈深部过程
[J].
周新华
;
杨进辉
;
张连昌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3, (S2)
:11-20

周新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杨进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张连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3]
胶东半岛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几何学和运动学附视频
[J].
林伟
;
Michel Faure
;
王清晨
.
地质科学,
2003, (04)
:495-505+518

林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

Michel Faur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

王清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
[4]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关键时限
[J].
翟明国
;
朱日祥
;
刘建明
;
孟庆任
;
侯泉林
;
胡圣标
;
李忠
;
张宏福
;
刘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913-920

翟明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

朱日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

刘建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

孟庆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

侯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

胡圣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

李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

张宏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

刘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
[5]
燕山期中国东部高原下地壳组成初探:埃达克质岩Sr、Nd同位素制约
[J].
张旗
;
王元龙
;
王焰
.
岩石学报,
2001, (04)
:505-513

张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元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
鲁东胶莱盆地青山组火山岩的Ar-Ar定年——以五莲分岭山火山机构为例
[J].
邱检生
;
王德滋
;
罗清华
;
刘洪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3)
:351-355

邱检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王德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罗清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后的岩石圈拆离
[J].
李曙光
;
黄方
;
李晖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7)
:1487-1491

李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黄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李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8]
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
[J].
朱光
;
王道轩
;
刘国生
;
宋传中
;
徐嘉炜
;
牛漫兰
.
地质科学,
2001, (03)
:269-278

朱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

王道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

刘国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

宋传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

徐嘉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

牛漫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
[9]
燕山中晚期的中国东部高原:埃达克岩的启示
[J].
张旗
;
钱青
;
王二七
;
王焰
;
赵太平
;
郝杰
;
郭光军
.
地质科学,
2001, (02)
:248-255

张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钱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王二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光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
郯庐断裂带走滑时代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J].
朱光
;
宋传中
;
王道轩
;
刘国生
;
徐嘉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250-256

朱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

宋传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

王道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

刘国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

徐嘉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