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东部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研究

被引:8
作者
张宏远 [1 ]
侯泉林 [2 ]
曹代勇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胶东东部; 中生代;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特征; 年代学; 剪切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研究区胶东东部位于华北东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端,发育逆冲推覆构造.采用多尺度构造研究和构造年代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可将胶东东部逆冲推覆体划分为石岛推覆体、荣成推覆体、米山推覆体、牟平推覆体等四个推覆体.这些推覆体以相应的走滑逆冲型剪切带为底界,主要活动于中生代.研究表明,由石岛剪切带、荣成剪切带至牟平剪切带,古差异应力值和韧性变形强弱序列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变形温度的变化趋势呈负相关.根据逆冲推覆构造研究、40Ar/39Ar同位素测年数据以及前人在区域上的同位素构造年代学研究成果,推测研究区中生代构造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期运动:三叠纪末(约210~180 Ma)的逆冲推覆运动;侏罗纪-早白垩世(约180-130 Ma)的伸展运动;早白垩世(130-120 Ma)的走滑逆冲运动;晚白垩世以后(约120 Ma-)的伸展运动。其中,早白垩世(130-120 Ma)的走滑逆冲运动期剪切带的活动序列为石岛剪切带→荣成剪切带→牟平剪切带→米山剪切带,引起了推覆体的逆时针旋转效应.胶东东部逆冲推覆构造与郯庐断裂带的两期走滑事件时代吻合、运动学相容,可吸收或调节部分郯庐断裂带的走滑运动量,从而导致该断裂带北段走滑量的显著变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郯庐断裂带形成演化的年代学研究 [J].
陈宣华 ;
王小凤 ;
张青 ;
陈柏林 ;
陈正乐 ;
Harrison TMark ;
YinAn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3) :215-220
[12]   苏鲁变质带北部的岩石构造单元及结晶块体推覆构造 [J].
翟明国 ;
郭敬辉 ;
王清晨 ;
叶凯 ;
从柏林 ;
刘文军 .
地质科学, 2000, (01) :16-26
[13]   苏鲁造山带东北端石榴辉石麻粒岩的Sm-Nd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大地构造含义 [J].
翟明国 ;
从柏林 ;
郭敬辉 ;
刘文军 ;
李永刚 ;
王清晨 .
地质科学, 1999, (03) :301-310
[14]   山东海阳所麻粒岩向过渡榴辉岩转化的变质动力学过程及其构造意义 [J].
叶凯 ;
从柏林 ;
平岛崇男 ;
坂野升平 .
岩石学报, 1999, (01) :22-27+32-37
[15]   文-威地区胶南造山带根部的韧性剪切系统 [J].
张丕建 ;
赵运伦 .
山东地质, 1997, (02) :10-18
[16]   胶南造山带研究新进展 [J].
张成基 ;
王世进 .
山东地质, 1997, (01) :1-11
[17]   郯庐断裂带的最大左行走滑断距及其形成时期 [J].
万天丰,朱鸿 .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1) :14-27
[18]   荣城滕家集超高压变质钙硅酸盐岩的岩石学研究 [J].
叶凯 ;
从柏林 .
科学通报, 1995, (08) :730-733
[19]   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十年回顾 [J].
徐嘉炜 ;
马国锋 .
地质论评, 1992, (04) :316-324
[20]  
杨敏之,吕古贤著.胶东绿岩带金矿地质地球化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