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流体包裹体期次及地质意义

被引:15
作者
张鼐 [1 ]
王招明 [2 ]
杨海军 [2 ]
邢永亮 [3 ]
赵瑞华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隆起; 奥陶系; 烃包裹体; 成藏期; 油气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据方解石脉与含烃愈合缝的穿插关系、烃包裹体特征及其伴生盐水包裹体温度特征,将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烃包裹体分成4期:晚加里东运动期形成Ⅰ期黑色液烃包裹体,为寒武系生成的油向上运移经过奥陶系;晚海西运动期奥陶系烃源岩开始排烃形成Ⅱ期浅褐色液烃包裹体;之后的火山热液作用,深部高成熟度油气大量广泛地进入奥陶系储集层,形成大量Ⅲ期烃包裹体,这是奥陶系储集层第2次、也是一次重要成藏期;Ⅳ期喜马拉雅运动期先是在塔中Ⅰ号坡折带的高部位区TZ26-TZ62油气的大量充注,这是奥陶系储集层第3次成藏,之后,先前形成的油气进行调整,在部分井区天然气直接充注。Ⅰ-Ⅱ期烃包裹体是油气运移的"足迹",Ⅲ-Ⅳ期是油气成藏的"历史",并且是在塔中Ⅰ号坡折带找高产油气的"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机理 [J].
邬光辉 ;
陈利新 ;
徐志明 ;
韩剑发 ;
席勤 .
天然气工业, 2008, (06) :20-22+142
[2]   塔里木盆地“多元复合—过程叠加”成藏模式及其应用 [J].
庞雄奇 ;
高剑波 ;
吕修祥 ;
孟庆洋 ;
王英民 ;
姜振学 ;
刘洛夫 .
石油学报, 2008, (02) :159-166+172
[3]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油气来源与运聚成藏研究 [J].
韩剑发 ;
梅廉夫 ;
杨海军 ;
邬光辉 ;
徐志明 ;
朱光有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3) :426-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