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态病变及其与MMP-2表达关系

被引:5
作者
余锋
胡向阳
王文静
李淮玉
任明山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2]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3]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合肥
[4] 合肥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水肿; 坏死; 凋亡; MMP-2; 免疫组化;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变规律及MMP-2在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采用HE、TUNEL染色法观察缺血2 h再灌注3 h-7 d脑组织的动态病理变化及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的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正常;与之相比,缺血再灌注3 h-7 d组脑组织均有明显病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缺血中心区再灌注后3 h以变性损伤为主,24 h-7 d以坏死及继发炎症为主;边缘区一直以持续进行性凋亡为主;水肿贯穿病变全程,分别于再灌注后24 h、72 h两次出现高峰,其中24 h尚伴灶片状出血。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大脑组织的MMP-2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MMP-2表达存在时空改变且与脑水肿、细胞凋亡有正相关性,P<0.01,相关度R值在0.5以上,其中24 h的首次脑水肿高峰与MMP-2表达峰值点重叠。结论再灌注后24 h、72 h的两次水肿高峰及迟发、持续性细胞凋亡是再灌注损伤两个最重要的方面,MMP -2表达参与了其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免疫组化结果观察方法的改进 [J].
边立忠 ;
李琴 ;
刘成玉 ;
郭云良 .
齐鲁医学杂志, 2004, (06) :519-520
[2]   局灶脑缺血边缘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J].
褚晓凡 ;
饶明俐 ;
付学军 ;
饶宜光 ;
马可夫 ;
肖学长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25) :5288-5289+5474
[3]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损伤病理改变观察 [J].
张华 ;
崔芝娟 ;
刘玉驰 .
黑龙江医学, 2004, (05) :351-352
[4]   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时空动态演变 [J].
杨渊 ;
张苏明 ;
方思羽 ;
张旻 ;
江红 ;
许康 ;
常履华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4, (01) :3-7
[5]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细胞凋亡现象 [J].
张峰 ;
周良辅 ;
黄峰平 ;
张国华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1, (01)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