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太湖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研究

被引:36
作者
柏道远 [1 ,2 ]
邹宾微 [3 ]
赵龙辉 [3 ]
李泽泓 [2 ]
王先辉 [2 ]
马铁球 [2 ]
肖冬贵 [2 ]
彭云益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2]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3]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关键词
太湖逆冲推覆构造; 特征; 湘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和钻探资料,厘定了湘东太湖逆冲推覆构造。推覆构造总体呈北东走向,自北西往南东依次由前缘逆断裂(螺丝桥断裂)、推覆体前带和上部滑脱构造、下断坡(铁铺坳—龙凤桥隐伏断裂)及推覆体后带、反冲断裂(中湾断裂)、后缘向斜等组成。在前缘断裂北西面发育青洞倒转向斜。后缘向斜呈向NW凸出的弧形,其中段发育丫江桥穹状隆起和印支期丫江桥花岗岩体。青洞向斜走向中分点、后缘向斜弧形前凸部位及丫江桥岩体(穹状隆起)中心组成NW向直线,并与丫江桥岩体长轴重合。基于以上特征,分析提出太湖逆冲推覆构造及丫江桥穹状隆起和丫江桥岩体形成的动力机制:印支运动中在区域NW(W)向挤压下,发生深部和浅部滑脱以及沿下断坡的逆冲,形成太湖逆冲推覆构造。太湖推覆体向北西运动过程中存在自青洞向斜至丫江桥岩体的具有更强的挤压和更大距离滑移的中轴带,使丫江桥地区形成穹状隆起,并使后缘向斜轴迹因后拽牵引而组成一向北西凸出的弧形构造。丫江桥穹状隆起区由于更强的挤压剪切作用及更大幅度的地壳增厚,深部地壳发生更大幅度的升温,在强挤压过后应力松弛环境下减压熔融、岩浆上侵而形成丫江桥花岗岩体。太湖逆冲推覆构造为华南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1]  
华南大陆深部地壳结构及其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金文山等著, 1997
[12]   南岭大东山岩体北部40Ar-39Ar定年及地球化学特征 [J].
马铁球 ;
柏道远 ;
邝军 ;
彭学军 ;
王先辉 .
地球化学, 2006, (04) :346-358
[13]   湘东南宝峰仙地区燕山早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J].
江西根 ;
柏道远 ;
陈建超 ;
熊延望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206-219
[14]   湘东南汝城盆地性质及其对华南燕山早期构造环境的启示 [J].
柏道远 ;
汪永清 ;
王先辉 ;
马铁球 ;
张晓阳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6, (01) :47-54
[15]   王仙岭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湘东南印支晚期构造环境的制约 [J].
柏道远 ;
陈建成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地球化学, 2006, (02) :113-125
[16]   南岭构造带的基本地质特征 [J].
舒良树 ;
周新民 ;
邓平 ;
余心起 .
地质论评, 2006, (02) :251-265
[17]   湖南邵阳—郴州北西向断裂左旋走滑暨水口山—香花岭南北向构造成因 [J].
柏道远 ;
黄建中 ;
王先辉 ;
马铁球 ;
张晓阳 ;
陈必河 .
中国地质, 2006, (01) :56-63
[18]   南岭中段诸广山南体燕山早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分析 [J].
马铁球 ;
邝军 ;
柏道远 ;
王先辉 .
中国地质, 2006, (01) :119-131
[19]   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中生代地质构造发展框架的厘定 [J].
柏道远 ;
黄建中 ;
刘耀荣 ;
伍光英 ;
马铁球 ;
王先辉 .
中国地质, 2005, (04) :33-46
[20]   湖南常德-安仁NW向断裂左旋走滑与安仁“y”字型构造 [J].
柏道远 ;
熊延望 ;
王先辉 ;
马铁球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4)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