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丘成因新认识

被引:35
作者
章雨旭
吕洪波
张绮玲
乔秀夫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微晶丘; 热水沉积; 白云鄂博矿床; 北京西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P619.2 [非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微晶丘主要由灰泥组成,仅见少量生物碎屑,其成因尚无圆满解释。借鉴现代海底勘查成果,依据北京西山微晶丘、白云鄂博赋矿微晶丘、腮林忽洞微晶丘的特征,认为微晶丘是海底热水(伴CO2)的化学作用产物:现代海底勘查发现的微晶丘是形成于洋中脊、热点或弧后盆地;北京西山等地的纯灰岩微晶丘是形成于大陆内部;而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是一个大型微晶丘,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微晶丘中的生物作用仅是深海热水活动的伴生作用,并不是微晶丘形成的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7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白云鄂博——一个典型的碱性-碳酸岩杂岩的厘定
    王希斌
    郝梓国
    李震
    肖国望
    张台荣
    [J]. 地质学报, 2002, (04) : 501 - 524+581
  • [2] 白云鄂博碳酸岩型REE-Nb-Fe矿床——一个罕见的中元古代破火山机构成岩成矿实例
    郝梓国
    王希斌
    李震
    肖国望
    张台荣
    [J]. 地质学报, 2002, (04) : 525 - 540
  • [3] 四川盆地早古生代灰泥丘中的微生物及其造岩和成丘作用
    张廷山
    沈昭国
    兰光志
    王顺玉
    戴鸿鸣
    [J]. 沉积学报, 2002, (02) : 243 - 248
  • [4] 内蒙古商都白云鄂博群小壳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谭励可
    石铁铮
    [J]. 地质论评, 2000, (06) : 573 - 583+673
  • [5] 霓长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评述
    杨学明
    杨晓勇
    范宏瑞
    郭范
    张兆峰
    郑永飞
    [J]. 地质论评, 2000, (05) : 481 - 490
  • [6] 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与微晶丘和碳酸岩墙的碳氧同位素对比研究
    杨晓勇
    章雨旭
    郑永飞
    杨学明
    徐宝龙
    赵彦冰
    彭阳
    郝梓国
    [J]. 地质学报, 2000, (02) : 169 - 180
  • [7] 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成因研究历史、问题及新进展
    刘淑春
    章雨旭
    郝梓国
    彭阳
    [J]. 地质论评, 1999, (05) : 477 - 486
  • [8] 四川康定温泉系统深源CO2释放研究
    杨立铮
    卫迦
    孙晋玉
    [J]. 地质学报, 1999, (03) : 278 - 285
  • [9]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灰泥丘初步研究
    吴光红
    张宝民
    边立曾
    刘静江
    [J]. 沉积学报, 1999, (02) : 33 - 38
  • [10] 岩浆流体对冲绳海槽海底成矿热水系统的可能贡献
    侯增谦
    艾永德
    曲晓明
    张琦玲
    唐绍华
    [J]. 地质学报, 1999, (01) : 57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