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强震动观测发展研究

被引:15
作者
卢大伟 [1 ,2 ]
李小军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强震动观测; 现状; 发展趋势; 发展领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6 [测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本文通过全局性、长期性、前瞻性的开展强震动观测发展研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强震动观测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21世纪前20年我国强震动观测领域发展趋势与态势,提出关于强震动观测发展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和看法,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为国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汶川M8.0地震的强余震流动观测 [J].
温瑞智 ;
周正华 ;
李小军 ;
杨程 ;
王宇欢 ;
刘泉 ;
尹小涛 ;
周民都 ;
崔建文 ;
任叶飞 .
地震学报, 2009, (02) :219-225+236
[2]   大跨度桥梁强震动数字监测系统的研制 [J].
贺志勇 ;
兰衍亮 ;
戴少平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03) :94-98
[3]   我国强震动观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
卢大伟 ;
李小军 .
山西地震, 2008, (03) :40-41+48
[4]   中国大陆的强震动观测 [J].
周雍年 .
国际地震动态, 2006, (11) :1-6
[5]   展望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与应用 [J].
金星 ;
李山有 ;
李祖宁 ;
康兰池 ;
李军 .
中国地震, 2006, (03) :242-248
[6]   强震动观测的应用 [J].
李山有 .
东北地震研究, 2004, (04) :64-74
[7]   地震预警系统与智能应急控制系统研究 [J].
李山有 ;
金星 ;
马强 ;
宋晋东 .
世界地震工程, 2004, (04) :21-26
[8]   地震动强度与地震烈度速报研究 [J].
李山有 ;
金星 ;
陈先 ;
马强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2, (06) :1-7
[9]   强震观测的发展趋势和任务 [J].
周雍年 .
世界地震工程, 2001, (04) :19-26
[10]  
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优化布设方法研究[D]. 王卫争.大连理工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