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沉积压扭断层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油气成藏中的意义

被引:6
作者
李碧宁 [1 ]
袁剑英 [2 ]
杨占龙 [2 ]
陈迎宾 [2 ]
张正刚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同沉积压扭断层; 构造带; 沉积体系; 柴西南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逆断层断面产状呈上陡下缓的铲式特征,生长系数变化在1.3~2.5之间,断距纵向上向浅层逐渐变小和横向上向一个方向逐渐增大,总体表现为典型的同沉积压扭断层。指出该断层演化主要经历了同生冲断期、褶皱发育期、平静期及二次活动期4个阶段,长期活动的NWW向主干断层除控制构造带的展布格局外,还控制着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其组合的空间发育,同时还有效地沟通着源岩与圈闭并成为有效输导体系的一部分,近N S向展布的次级断层决定着局部构造的发育特点,与NWW向断层联合控制着油气的局部富集。
引用
收藏
页码:468 / 4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关于压陷型沉降拗陷盆地的讨论——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J].
孙国强 ;
郑建京 ;
胡慧芳 ;
张道伟 ;
徐自远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4) :395-400
[2]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断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J].
刘玉魁 ;
胡剑风 ;
郑多明 ;
刘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1) :87-90
[3]   柴达木第三纪转换裂陷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 [J].
付国民 ;
李永军 ;
石京平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1, (04) :34-41
[4]   断层封闭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J].
付晓飞 ;
付广 ;
赵平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9, (Z2) :54-62
[5]   同沉积逆断层的发育特点及油气聚集条件分析 [J].
宋廷光 .
青海地质, 1997, (02) :6-13
[6]  
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思田等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