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益诉讼制度的本质与我国民事公益诉权的完善

被引:9
作者
华小鹏
机构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公益诉讼;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理性互动; 原告资格;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4.06.032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益诉讼制度兴起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国家维护公共利益的"失灵"和能力不足,公益诉讼制度的本质是通过公民或社会组织的直接出场,促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之间理性及良性互动。公益诉讼的启动权应当属于权利,而不是权力或义务。民事公益诉权不能单纯授予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或有关组织,公民是启动公益诉讼的始源"动力";公民或社会组织发动公益诉讼,应当建立诉前通知国家行政机关或肇事源;公民或社会组织与国家机关都有权申请加入对方已经提起的公益诉讼。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消费者群体性损害赔偿诉讼的类型化分析 [J].
熊跃敏 .
中国法学, 2014, (01) :196-210
[2]   民事公益诉讼启动程序的困境与出路 [J].
宋传柯 .
河南社会科学, 2014, 22 (02) :105-108
[3]   论公益诉讼中非讼法理的适用 [J].
孙永军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3, 34 (06) :73-78
[4]   论公法视角下的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J].
栗明 ;
吴萍 .
广西社会科学, 2013, (02) :84-88
[5]   公益诉讼制度的力量组合 [J].
韩波 .
当代法学, 2013, 27 (01) :31-37
[6]   好事者除外: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标准 [J].
许清清 ;
颜运秋 ;
周晓明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5 (02) :75-79
[7]   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探究 [J].
徐祥民 ;
凌欣 ;
陈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1) :149-155
[8]   公益诉讼的本质及其理论基础 [J].
张艳蕊 .
行政法学研究, 2006, (03) :91-99
[9]  
比较法视野下的民事公益诉讼.[M].潘申明; 著.法律出版社.2011,
[10]  
公益诉讼与社会公正.[M].李卓; 著.法律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