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被父母情感虐待与安全感、焦虑症状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被引:19
作者
侯艳飞
赵静波
杨雪岭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心理学系
关键词
大学生; 情感虐待; 安全感; 焦虑; 生命意义感;
D O I
10.13342/j.cnki.cjhp.2010.10.043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受父母情感虐待与安全感、焦虑症状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广州某大学大一和大二的学生800名,用安全感量表(SQ)、情绪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生活意义感量表(PIL)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57份,有效率为97.2%。结果曾受到父母粗俗谩骂或漠视等情感虐待的学生有47人,占6.2%。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情感虐待组与对照组的生活意义感总分、特质焦虑、确定控制感和安全感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人际安全感和状态焦虑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情感虐待经历的学生其特质焦虑得分明显偏高,生活意义感总分、确定控制感和安全感总分明显偏低。结论受父母情感虐待的大学生成年后生活意义感、安全感较差,焦虑症状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262 / 126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原生家庭特质焦虑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J].
郭梅英 ;
魏广东 ;
张玉英 .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03) :289-290
[2]   江西省赣州市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调查 [J].
黄樱 ;
刘铮 ;
钟善全 ;
汤明胶 .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 (01) :23-24
[3]   子女特质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 [J].
杨春 ;
侯东辉 .
心理科学, 2009, 32 (05) :1274-1275+1273
[4]   生活目的测验(PIL)在大学生中的应用及其信、效度研究 [J].
肖蓉 ;
张小远 ;
赵久波 ;
李建明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3) :309-311
[5]   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J].
周娟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1) :32-35
[6]   844名青春期学生情感虐待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J].
秦丽珍 ;
孙玉叶 ;
夏薇 ;
陈素芬 ;
张慧颖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8, (02) :228-230
[7]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相关因素分析 [J].
孟海英 ;
王艳芝 ;
冯超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39) :7880-7883
[8]   小学生父母对子女情感虐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陈晶琦 .
中国全科医学, 2007, (05) :399-401
[9]   神经症患者不安全感心理及其与儿童期虐待的关系 [J].
朱相华 ;
沈学武 ;
杨永杰 ;
王成东 ;
沈青锋 ;
魏贤玉 ;
田玉湘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2) :1087-1089
[10]   435名儿童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 [J].
赵幸福 ;
张亚林 ;
李龙飞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04) :3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