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纸坊沟流域草地资源利用空间结构及其畜牧业发展潜力

被引:6
作者
孔正红
张新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草原学; 草地资源; 安塞纸坊沟流域;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结构; 最大载畜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8 [草原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地区。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给区域天然草地的恢复与重建以及人工草地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种草养畜以其环境亲和特点,以及稳定的生产和较高的产品商品率,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试以安塞纸坊沟流域为例,通过航片解译分析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结合流域地形特点、生态生产特征和流域社会经济调查,通过GIS空间分析,划分流域生态生产区。讨论其功能和资源利用特点,以此提出流域草地资源利用的空间结构。依据利用程度,将其划分为高效人工草地带,农草、林草间轮作草地带以及天然轮牧草地带三种利用模式。根据不同利用带生物产量,计算最大载畜量,以期为流域环境保护、未来畜牧业发展及区域治理提供可靠依据和具体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