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龙门山重力梯度带——兼论松潘、平武、迭溪等地震区的深部构造特征

被引:9
作者
刘光夏
赵文俊
任文菊
吴岫云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
关键词
四川龙门山; 重力梯度带; 重力异常; 地壳厚度; 推覆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解释了三维重力正、反演的计算结果,提出龙门山重力梯度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壳幔斜坡或陡坎。并进一步指出该重力梯度带的范围、发震断裂的深浅关系、次级构造的存在及其复杂图象等一系列深部地震地质问题都有待于揭示和认识。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两个学科的密切配合有可能回答上述问题,找出强震在龙门山重力梯度带乃至整个南北地震活动带内的蕴育发生规律。这对地震预报和工程地震都是有意义的,也将丰富大地构造的研究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京津及河北省中部的重力三维正演结果及其地质意义 [J].
刘光夏 ;
赵文俊 ;
王敬禹 ;
王浙辉 ;
任文菊 .
地震学报, 1988, (01) :39-48+113
[2]   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深部标志 [J].
赵文俊 .
中国地震, 1988, (01) :22-30
[3]   四川彭县推覆构造的特征与形成 [J].
刘肇昌 ;
代真勇 .
地球科学, 1986, (01) :13-20
[4]   利用矿山爆破探讨四川地区地震波速和地壳结构 [J].
张耀国 ;
马达碧 .
地球物理学报, 1985, (04) :377-388
[5]   松潘、平武地震及其应力场的初步探讨 [J].
尤德雄 .
地震研究, 1983, (S1) :457-466
[6]   迭溪7.5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其对发震构造条件的认识 [J].
唐荣昌 ;
蒋能强 ;
刘盛利 .
地震研究, 1983, (03) :327-338
[7]   活动走滑断裂带的断错水系与地震 [J].
丁国瑜 .
地震, 1982, (01) :3-8
[8]   中国大陆自由空气重力场的初步研究 [J].
魏梦华 ;
王启鸣 ;
史志宏 ;
殷秀华 ;
刘占坡 ;
张玉梅 .
地震地质, 1981, (03) :47-60
[9]   中蒙大陆中轴构造带及其地震活动 [J].
马宗晋 ;
郑大林 .
地震研究, 1981, (04) :421-436
[10]   根据地面形变的观测研究1966年邢台地震的震源过程 [J].
陈运泰 ;
林邦慧 ;
林中洋 ;
李志勇 .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03) :16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