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19
作者
戈大专 [1 ,2 ]
龙花楼 [1 ]
屠爽爽 [1 ,2 ]
李裕瑞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扶贫开发; 影响; 应对; 互馈机制;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4.004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系统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的互馈机制并探讨相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城镇化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收入差距、就业结构、人口流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新型城镇化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优化城镇村空间格局和"四化"协同发展等方面与扶贫开发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定量评价—问题研判—理论梳理—模型构建—模式提炼—优化调控"为研究主线的探讨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互馈机制的研究范式。此外,总结了三个亟需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1城镇化对贫困地区发展影响的定量测度及问题研判;2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内核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互馈机制探讨;3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多尺度典型地域模式提炼。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5 +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7 条
[1]   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 [J].
刘彦随 ;
周扬 ;
刘继来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3) :269-278
[2]   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与可持续途径 [J].
李裕瑞 ;
曹智 ;
郑小玉 ;
刘彦随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3) :279-288
[3]   新型城镇化对扶贫开发的影响与应对研究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戈大专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3) :309-319
[4]   “四化”同步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的效应及空间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J].
刘新智 ;
刘雨松 ;
陈政 ;
潘建明 ;
杨刚 .
经济地理, 2015, 35 (09) :165-171
[5]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J].
黄毅 ;
韩琳玉 .
农村经济, 2015, (06) :67-71
[6]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减贫的演进轨迹与科学路向 [J].
张立群 .
西部论坛, 2015, 25 (04) :11-20
[7]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 [J].
刘艳华 ;
徐勇 .
地理学报, 2015, 70 (06) :993-1007
[8]   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 [J].
陆大道 ;
陈明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179-185
[10]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与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J].
房冠辛 ;
张鸿雁 .
民族研究 , 2015, (01) :13-2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