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通勤与职住平衡状况的关系研究——基于大数据方法的北京实证分析

被引:44
作者
申犁帆 [1 ]
张纯 [2 ]
李赫 [3 ]
王烨 [4 ]
王子甲 [5 ]
机构
[1]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2]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3]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4]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通勤行为; 职住平衡; 大数据; 高斯混合模型; GARCH模型;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在提高居民通勤效率的同时也对其职住平衡状况产生了一定影响。论文以北京市206个轨道站点为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和一卡通刷卡数据将轨道站点按职住功能进行分类,利用腾讯"宜出行"定位数据考察轨道站点周边的动态人口分布并计算就业居住比。研究发现:①中心城区的职住状况明显优于中心城区以外区域;②轨道交通线网末端区域的职住平衡程度较差,仅有少数成规模的高端服务产业集中分布的轨道站点周边形成了区域性就业中心;③部分就业-居住较为均衡的城郊地区仍存在一定的职住不匹配现象。随后,通过计算一卡通出进站比和"宜出行"职住比得到出进站均衡度和职住平衡度,利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GARCH)模型对轨道交通通勤和职住平衡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出进站均衡度与职住平衡度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关系,即站点进出站人数越接近,站点周边区域的职住状况越好;②典型就业地站点与站点周边区域的职住平衡程度显著正相关,而典型居住地站点与站点周边区域的职住状况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这表明,人口稠密的聚居区无法带动同样数量就业岗位的产生,而完善的就业中心能够吸引一定数量的人口在附近居住;③轨道站点的区位条件与职住平衡状况存在一定正向关系;④GMM能够对属性复杂模糊的轨道站点进行有效的聚类分析;⑤具有实时性强、精确度高、覆盖度广、获取难度低等优点的"宜出行"数据能够在微观空间尺度下弥补其他捕捉和分析实时人口时空分布特征方法的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91 / 80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轨道站点合理步行可达范围建成环境与轨道通勤的关系研究——以北京市44个轨道站点为例 [J].
申犁帆 ;
王烨 ;
张纯 ;
姜冬睿 ;
李赫 .
地理学报, 2018, 73 (12) :2423-2439
[2]   大城市通勤方式与职住失衡的相互关系 [J].
申犁帆 ;
张纯 ;
李赫 ;
王烨 .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 (09) :1277-1290
[3]   基于居民出行特征的北京城市功能区识别与空间交互研究 [J].
陈泽东 ;
谯博文 ;
张晶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 (03) :291-301
[4]   北京市典型就业中心职住关系考察 [J].
孟斌 ;
高丽萍 ;
黄松 ;
郭海珍 .
城市问题 , 2017, (12) :86-94
[5]   基于轨道交通刷卡数据的城市通勤圈范围研究 [J].
马亮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7, 20 (08) :80-84
[6]   基于地铁刷卡数据的城市通勤与就业中心吸引范围研究 [J].
许园园 ;
塔娜 ;
李响 .
人文地理, 2017, 32 (03) :93-101
[7]   上海中心城区的职住空间匹配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J].
程鹏 ;
唐子来 .
城市规划学刊, 2017, (03) :62-69
[8]   基于刷卡数据和高斯混合聚类的地铁车站分类 [J].
岳真宏 ;
陈峰 ;
王子甲 ;
黄建玲 ;
汪波 .
都市快轨交通, 2017, 30 (02) :48-51+107
[9]   基于百度热力图的职住平衡度量研究 [J].
谭欣 ;
黄大全 ;
赵星烁 ;
余颖 ;
冷炳荣 ;
冯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05) :622-627+534
[10]   基于北京公交刷卡数据和兴趣点的功能区识别 [J].
韩昊英 ;
于翔 ;
龙瀛 .
城市规划, 2016, 40 (06) :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