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实条件的滑坡堰塞坝漫顶溃决实验

被引:27
作者
赵高文 [1 ,2 ]
姜元俊 [1 ]
乔建平 [1 ]
孟华君 [3 ]
杨宗佶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滑坡; 堰塞坝; 泥石流; 漫顶侵蚀;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17.1610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TV122.4 [];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501 ;
摘要
为研究密实条件对堰塞坝漫顶侵蚀机制的影响,采用室内水槽实验对松散和密实2种状态下的滑坡堰塞坝漫顶溢流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密实条件对漫顶侵蚀过程有重要影响:松散状态下,堰塞坝的侵蚀过程主要包括面冲刷–冲沟–下蚀–侧蚀等阶段,溯源侵蚀效果不明显,溃决尾声阶段出现沙垄,溃口流量上涨和消退速度快,峰值流量和总输沙量均大于密实状态并且溃口的横向扩展模式为溃口边坡的剪切滑动;密实状态下,堰塞坝会出现陡坎、冲蚀坑等侵蚀过程,溯源侵蚀效果明显,陡坎效应导致溃口水流由非堰流形式—宽顶堰流—实用堰流转化,多级陡坎合并后,溃口水流在陡坎底部产生反向旋流,加速坝体的破坏,溃口横向扩展模式为边坡土体的重力崩塌。
引用
收藏
页码:1496 / 150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堰塞坝漫顶溃决试验及相关数学模型研究 [J].
张大伟 ;
权锦 ;
何晓燕 ;
黄金池 .
水利学报, 2012, 43 (08) :979-986
[2]   不同横断面泄流槽的地震堰塞湖溃决实验研究 [J].
赵万玉 ;
陈晓清 ;
高全 ;
贾世涛 .
泥沙研究, 2011, (04) :29-37
[3]   堰塞坝泄流冲刷试验研究 [J].
张婧 ;
曹叔尤 ;
杨奉广 ;
罗利环 ;
黄尔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 42 (05) :191-196
[4]   堰塞湖冲刷及溃决试验研究 [J].
牛志攀 ;
许唯临 ;
张建民 ;
李进 ;
岳超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 41 (03) :90-95
[5]   唐家山滑坡堵江机制及堰塞坝溃坝模式分析 [J].
胡卸文 ;
黄润秋 ;
施裕兵 ;
吕小平 ;
朱海勇 ;
汪雪瑞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1) :181-189
[6]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模式实验 [J].
党超 ;
程尊兰 ;
刘晶晶 .
灾害学, 2008, (03) :15-19+26
[7]   天然土石坝稳定性初步研究 [J].
柴贺军 ;
刘汉超 ;
张倬元 ;
刘浩吾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1) :77-81
[8]   四川岷江叠溪较场地震滑坡及环境保护 [J].
王兰生 ;
杨立铮 ;
李天斌 ;
卫宏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 (03) :195-199
[9]  
沟道内堰塞体溃决形成泥石流的机理及特征研究[D]. 张健楠.成都理工大学. 2011
[10]  
高速岩质滑坡动力学[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程谦恭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