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潮海湾近岸表层沉积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水动力响应——以杭州湾北岸为例

被引:22
作者
赵建春
戴志军
李九发
李为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杭州湾; 表层沉积物; 时空变化; 水动力;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8.06.004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沉积物粒度参数是表征其分布和输运特征的重要信息。根据2005年7月和2006年12月采集的16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以及收集到的实测水文资料,以杭州湾北岸为例,分析研究强潮海湾近岸表层沉积物的时空变异特征,同时在应用GSTA模型对沉积物进行输运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该区域的泥沙来源,并通过掀沙计算分析表层沉积物对高能水动力环境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杭州湾北岸表层沉积物普遍较细,以粉砂质粘土为主,在南汇、金山岸段存在两个砂质密集区,并且随动力条件的不同在由岸向海方向呈现出逐渐变细的粒度趋势;(2)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在洪、枯季亦存有差异,枯季较洪季存在普遍粗化现象;(3)GSTA模型结果显示该区域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岸段来沙和湾口海域来沙,此外局部区域之间的泥沙交换过程也是区域内泥沙平衡协调的重要途径;(4)潮流掀沙作用主要以南汇和奉贤水域为主,波浪掀沙作用范围基本覆盖研究区域的整个岸段,且波高为1.5m(P=94.9%)以下的波浪掀沙作用对浅水区域的影响最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043 / 10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黄河三角洲孤东海域沉积物及水动力 [J].
李向阳 ;
陈沈良 ;
胡静 ;
陈小英 ;
李为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01) :43-49
[2]   特枯水情对长江中下游悬浮泥沙的影响 [J].
刘红 ;
何青 ;
徐俊杰 ;
戴志军 ;
陈吉余 .
地理学报, 2008, (01) :50-64
[3]   长江口外近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的级配特性及其意义 [J].
张晓东 ;
翟世奎 ;
许淑梅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328-334
[4]   珠江磨刀门河口底质沉积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 [J].
梁娟 ;
李春初 ;
王世俊 .
海洋通报, 2006, (05) :57-63
[5]   南汇边滩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物输运趋势 [J].
戴志军 ;
陈吉余 ;
程和琴 ;
李九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6) :63-67
[6]   底质粒度信息的空间分异与代表性:以杭州湾舟山岛-金山卫断面为例 [J].
周晓静 ;
高抒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4, (21) :2228-2232
[7]   珠江河口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底层水动力环境的指示 [J].
彭晓彤 ;
周怀阳 ;
叶瑛 ;
陈光谦 .
沉积学报, 2004, (03) :487-493
[8]   长江口-杭州湾毗连海区的现代沉积速率 [J].
夏小明 ;
杨辉 ;
李炎 ;
李伯根 ;
潘少明 .
沉积学报, 2004, (01) :130-135
[9]   北黄海西部海底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净输运趋势 [J].
程鹏 ;
高抒 .
海洋与湖沼, 2000, (06) :604-615
[10]   湛江港潮汐汊道落潮三角洲沉积动力过程 [J].
张乔民 ;
郑德延 ;
李绍宁 ;
陈欣树 ;
于红兵 ;
林微 .
地理学报, 1995, (05) :42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