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欺负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悲伤、愤怒反刍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

被引:15
作者
任萍 [1 ]
魏一 [1 ]
孟晓哲 [1 ]
秦幸娜 [1 ,2 ]
王璇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2]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初中生; 受欺负; 抑郁情绪; 悲伤反刍; 愤怒反刍; 性别差异;
D O 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1.06.14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究受欺负对于个体抑郁情绪的影响,以及反刍这一认知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与性别差异,采用受欺负问卷、儿童应对方式问卷中的悲伤反刍分量表、愤怒反刍问卷、儿童抑郁量表对2582名初中二年级学生(男生1328人,女生1254人;平均年龄13.95岁,SD=0.6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受欺负与悲伤反刍、愤怒反刍、抑郁情绪均呈显著正相关;(2)受欺负、悲伤反刍、愤怒反刍均可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抑郁情绪,且悲伤反刍和愤怒反刍在受欺负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该模型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悲伤反刍对抑郁情绪的预测作用显著大于男生。研究从悲伤反刍和愤怒反刍的角度揭示了受欺负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作用机制,为从认知水平上干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73 / 8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3 条
[1]   青少年网络自我表露与抑郁:社会支持的性别效应 [J].
谢笑春 ;
雷雳 ;
牛更枫 .
心理科学, 2016, 39 (05) :1144-1150
[2]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3]   初中生欺负、受欺负行为与抑郁、自杀意念的关系 [J].
刘小群 ;
卢大力 ;
周丽华 ;
苏林雁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3, (01) :85-87
[4]   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及神经机制 [J].
袁加锦 ;
汪宇 ;
鞠恩霞 ;
李红 .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 (12) :1899-1908
[5]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J].
温忠麟 ;
.张雷 ;
侯杰泰 ;
刘红云 .
心理学报, 2004, (05) :614-620
[6]   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 [J].
张文新 .
心理学报, 2002, (04) :387-394
[7]  
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J]. 张文新.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3)
[8]   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 [J].
张文新 ;
武建芬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02) :8-12+38
[9]   Sleep Quality as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ber Victimization and Depression [J].
Kwon, Misol ;
Seo, Young S. ;
Nickerson, Amanda B. ;
Dickerson, Suzanne S. ;
Park, Eunhee ;
Livingston, Jennifer A. .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2020, 52 (04) :416-425
[10]   Neurocognitive Correlates of Rumination Risk in Children: Comparing Competing Model Predictions in a Clinically Heterogeneous Sample [J].
Harmon, Sherelle L. ;
Kistner, Janet A. ;
Kofler, Michael J. .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20, 48 (09) :119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