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与西伯利亚地块碰撞时代的古地磁分析——兼论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构造起因

被引:18
作者
李朋武
高锐
管烨
李秋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
关键词
古地磁; 中亚洋; 华北; 西伯利亚; 超高压变质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8 [地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华北和西伯利亚地块进行了古纬度和纬度运移量的对比分析,结合古生物地理、同位素年代学等地质数据,确定了两地块的运动特征,相应地,确定了位于两地块间中亚洋盆最终闭合时代,并与苏鲁-大别山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岩的峰期变质时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西伯利亚地块于晚泥盆世开始快速向北漂移,分隔华北和西伯利亚地块的中亚洋在晚泥盆世至晚石炭世期间已经存在;②早二叠世西伯利亚地块开始快速向南漂移,并于二叠纪末期(250Ma)和华北地块发生碰撞;③早二叠世,中亚洋纬度宽度约39°;④苏鲁—大别山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与西伯利亚和华北地块碰撞后的强烈挤压作用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5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79 条
  • [1] 西藏和云南三江地区特提斯洋盆演化历史的古地磁分析
    李朋武
    高锐
    崔军文
    管烨
    [J]. 地球学报, 2005, (05) : 3 - 20
  • [2]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P-T-t轨迹
    张泽明
    张金凤
    游振东
    沈昆
    [J]. 岩石学报, 2005, (02) : 257 - 270
  • [3]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2000~3000米正、副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成因机制
    刘福来
    许志琴
    杨经绥
    张泽明
    薛怀民
    孟繁聪
    李天福
    陈世忠
    [J]. 岩石学报, 2005, (02) : 305 - 324
  • [4] 内蒙古哲斯敖包茅口期生物礁特征
    李尚林
    王训练
    徐兴永
    张海军
    刘旭东
    李进文
    [J]. 沉积学报, 2004, (03) : 434 - 442
  • [5] 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板块缝合带的最后闭合时间——来自吉林大玉山花岗岩体的证据
    孙德有
    吴福元
    张艳斌
    高山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2) : 174 - 181
  • [6]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二叠纪俯冲造山过程的岩石记录
    陶继雄
    白立兵
    宝音乌力吉
    郑武军
    苏茂荣
    [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3, (04) : 241 - 249
  • [7] 滇西藏东三江地区主要地块碰撞拼合的古地磁分析
    李朋武
    高锐
    崔军文
    管烨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3, (02) : 28 - 34
  • [8]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大地构造属性及冷却史
    刘贻灿
    徐树桐
    李曙光
    江来利
    陈冠宝
    吴维平
    [J]. 地球科学, 2003, (01) : 11 - 16
  • [9] 大别造山带加里东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确定及其意义
    杨巍然
    简平
    韩郁菁
    [J]. 地学前缘, 2002, (04) : 273 - 283
  • [10] 大别山英山和熊店榴辉岩单颗粒锆石SHRIMPU-Pb年代学研究
    高山
    凌文黎
    NealJ.Mc Naughton
    张本仁
    张国伟
    张泽明
    钟增球
    索书田
    [J]. 地球科学, 2002, (05) : 558 -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