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庭对违反合同之诉的管辖权——兼评美国2012年BIT范本第24(1)条的规定

被引:1
作者
刘素霞 [1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
[2]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4 [国际投资法]; D997.4 [国际商事仲裁与国际海事仲裁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如果投资合同存在对国际仲裁管辖的有效"同意",则国际仲裁庭无疑可以对违反合同之诉行使管辖权。但是当投资合同中欠缺这一"同意"时,基于条约"同意"建立的国际仲裁庭,只审查缔约国是否违反了条约所确定的国际法义务,一般情况下不管辖违反合同之诉,即便违反条约之诉与违反合同之诉源于同一套争端事实。但是,当违反合同义务同时可归于违反条约义务或条约中存在保护伞条款等,违反合同的争端"可能"会落入国际条约仲裁庭的管辖范围之内。中国与他国缔结BIT时,尤其与美国正在进行的BIT谈判,应设置投资争端解决"安全阀",限制ICSID对违反合同之诉的管辖权。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10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缔约实践和面临的挑战 [J].
李玲 .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10, 17 (04) :114-126
[2]   论东道国法律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适用——兼评2004年美国BIT范本第30条的可接受性 [J].
陈虹睿 .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10, 17 (04) :156-174
[3]   “保护伞条款”的适用范围之争与我国的对策 [J].
徐崇利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4) :49-59
[4]   促进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的制度:概论 [J].
Katia YannacaSmall ;
董文琪 .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08, 15 (01) :181-220
[5]   WTO和ICSID管辖权冲突研究 [J].
侯幼萍 .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07, 14 (02) :180-201
[6]   最惠国条款在BIT争端解决中的适用问题 [J].
王海浪 .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07, 14 (02) :155-179
[7]   ICSID体制内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的三大挑战及对策 [J].
王海浪 .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06, 13 (03) :238-267
[9]  
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新实践[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陈安, 2007
[10]  
ICSID仲裁撤销制度研究[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魏艳茹,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