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陕西两地白冠长尾雉的集群行为

被引:22
作者
张晓辉
徐基良
张正旺
郑光美
阮祥锋
谢福录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陕西佛坪县野生动物管护站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北京
[5]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河南涩港
[7] 陕西佛坪
关键词
白冠长尾雉; 活动区; 集群; 无线电遥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6月 ,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佛坪县瓦寨子对白冠长尾雉 (Syr maticusreevesii)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对 17只遥测个体的跟踪结果和 32 8次集群活动的野外记录分析表明 ,白冠长尾雉雌雄两性的集群方式有极显著的差异 ( χ2 =18 177,df=3,P =0 0 0 0 )。雄鸟有很强的领域性 ,优势个体全年以单独活动或双雄共同活动的方式占据稳定的活动区 ,很少与其他雄性个体集群 ;雌鸟有很强的集群倾向 ,除繁殖季节因孵卵、育雏而离开群体单独活动外 ,通常以 4~ 6只的群体游荡于雄性个体的活动区之间 ,与该活动区的雄鸟形成不稳定的混合群 ,偶尔与其他群体形成暂时性的、更大的混合群。两性集群方式的差异可能与其各自经受的捕食压力和交配竞争强度 (雄 >雌 )差异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行为生态学.[M].尚玉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M].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编];汪松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3]  
鸟类学.[M].郑光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  
中国珍稀濒危野生鸡类.[M].卢汰春主编;.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   白冠长尾雉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 [J].
徐基良 ;
张晓辉 ;
张正旺 ;
郑光美 .
动物学研究, 2002, (06) :471-476
[6]   白冠长尾雉冬季夜栖行为与夜栖地利用影响因子的研究 [J].
孙全辉 ;
张正旺 ;
朱家贵 ;
高振建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108-112
[7]   白冠长尾雉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 [J].
孙全辉 ;
张正旺 ;
阮祥峰 ;
张可银 ;
朱家贵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111-117
[8]   山西五鹿山地区褐马鸡集群行为研究 [J].
张国钢 ;
张正旺 ;
郑光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6) :817-820
[9]   白冠长尾雉的越冬生态 [J].
方成良 ;
丁玉华 .
生态学杂志, 1997, (02) :68-69
[10]   华北地区野生环颈雉集群行为的研究 [J].
张正旺 ;
倪喜军 ;
梁伟 ;
周秀清 ;
李源 ;
刘振玉 ;
P.A.罗伯逊 .
动物学报, 1996, (S1) :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