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格达地区中—新生代碎屑成分特征与盆山分异过程

被引:21
作者
方世虎 [1 ]
宋岩 [1 ]
贾承造 [1 ]
王绪龙 [2 ]
袁庆东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新疆油田公司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博格达地区; 中—新生代; 碎屑成分; 构造活动; 盆山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新疆博格达地区中—新生界碎屑成分自中侏罗世的中晚期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自中侏罗世晚期开始,沉积重矿物组合及相对含量发生较大变化,不稳定重矿物、较高级别变质岩岩屑明显增多,显示此时发生的物源属性变化及构造活动的存在;自侏罗系西山窑组沉积晚期开始,砂岩碎屑成分中的沉积岩碎屑明显增加,显示盆缘沉积岩物源的隆升和剥蚀作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博格达地区的盆山分异过程主要对应于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和新近纪以来,其中中侏罗世的中晚期是博格达地区开始发生盆山分异的初始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229 / 12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天山北缘晚新生代快速变形时间的确定及其成藏意义 [J].
方世虎 ;
宋岩 ;
贾承造 ;
郭召杰 ;
张志诚 ;
刘楼军 .
地学前缘, 2007, (02) :205-214
[2]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碎屑成分特征及其对构造属性、盆山格局的指示意义 [J].
方世虎 ;
郭召杰 ;
吴朝东 ;
张志诚 ;
王美娜 ;
袁庆东 .
地质学报, 2006, (02) :196-209
[3]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夹白山一带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 [J].
左国朝 ;
梁广林 ;
陈俊 ;
郑勇 ;
高俊宝 ;
邢德超 ;
李绍雄 .
地质通报, 2006, (Z1) :48-57
[4]   中、新生代天山隆升过程及其与准噶尔、阿尔泰山比较研究 [J].
郭召杰 ;
张志诚 ;
吴朝东 ;
方世虎 ;
张锐 .
地质学报, 2006, (01) :1-15
[5]   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山白垩纪以来剥露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J].
朱文斌 ;
舒良树 ;
万景林 ;
孙岩 ;
王锋 ;
赵忠岩 .
地质学报, 2006, (01) :16-22
[6]   准南前陆盆地燕山期构造活动及其成藏意义 [J].
方世虎 ;
贾承造 ;
宋岩 ;
徐怀民 ;
刘楼军 .
地学前缘, 2005, (03) :67-76
[7]   东天山晚古生代埃达克岩成因及铜金成矿意义 [J].
熊小林 ;
蔡志勇 ;
牛贺才 ;
陈义兵 ;
王强 ;
赵振华 ;
吴金花 .
岩石学报, 2005, (03) :967-976
[8]   新疆博格达山初始隆升时间的地层学标定 [J].
张传恒 ;
刘典波 ;
张传林 ;
王自强 ;
余琪祥 .
地学前缘, 2005, (01) :294-302
[9]   吐鲁番-哈密盆地中新生代热历史: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J].
朱文斌 ;
万景林 ;
舒良树 ;
孙岩 ;
王锋 .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10) :115-119
[10]   新疆博格达山分段及深浅构造转换关系 [J].
李涛 ;
王宗秀 ;
周高志 ;
柳永清 ;
李寅 .
地学前缘, 2004, (03) :1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