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缘晚新生代快速变形时间的确定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16
作者
方世虎 [1 ]
宋岩 [1 ]
贾承造 [1 ]
郭召杰 [2 ]
张志诚 [2 ]
刘楼军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天山北缘; 冲断带; 晚新生代; 变形时间; 变形特征;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生长地层分析及区域研究成果表明天山北缘冲断带晚新生代快速变形主要形成于10~7Ma以来。10Ma以来准南前陆冲断带持续扩展,形成现今地表可见的三排褶皱冲断带,其构造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天山南缘,显示印-藏碰撞引起的区域构造变形由南向北传播的特征。10Ma以来的变形强度显示天山北缘乌鲁木齐以西—齐古背斜地区的构造变形相对较弱,向两侧剥蚀作用、构造变形有所增强。晚新生代快速变形与晚期成藏匹配良好,决定冲断带前缘是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而山前构造带的剥蚀、隆升强烈,构造变形较弱的构造(带)应是早期成藏得以保存的有利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碎屑成分特征及其对构造属性、盆山格局的指示意义 [J].
方世虎 ;
郭召杰 ;
吴朝东 ;
张志诚 ;
王美娜 ;
袁庆东 .
地质学报, 2006, (02) :196-209
[2]   中、新生代天山隆升过程及其与准噶尔、阿尔泰山比较研究 [J].
郭召杰 ;
张志诚 ;
吴朝东 ;
方世虎 ;
张锐 .
地质学报, 2006, (01) :1-15
[3]   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山白垩纪以来剥露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J].
朱文斌 ;
舒良树 ;
万景林 ;
孙岩 ;
王锋 ;
赵忠岩 .
地质学报, 2006, (01) :16-22
[4]   准南前陆盆地燕山期构造活动及其成藏意义 [J].
方世虎 ;
贾承造 ;
宋岩 ;
徐怀民 ;
刘楼军 .
地学前缘, 2005, (03) :67-76
[5]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形成时间的初步厘定 [J].
方世虎 ;
贾承造 ;
郭召杰 ;
宋岩 ;
张志诚 .
地学前缘, 2005, (03) :66-66
[6]   天山北麓晚新生代独山子—安集海褶皱冲断带构造分析及其对河流改道的影响 [J].
张锐 ;
郭召杰 ;
张志诚 ;
袁庆东 .
新疆地质, 2005, (03) :215-219
[7]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沉积相演化与盆地格局 [J].
方世虎 ;
郭召杰 ;
宋岩 ;
吴朝东 ;
张志诚 ;
王美娜 ;
范瑞东 .
古地理学报, 2005, (03) :347-356
[8]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成因与成藏解剖 [J].
李延钧 ;
王廷栋 ;
张艳云 ;
陈世加 ;
王绪龙 .
沉积学报, 2004, (03) :529-534
[9]   天山东段晚中生代—新生代隆升沉积响应、年代学与演化研究 [J].
柳永清 ;
王宗秀 ;
金小赤 ;
李涛 ;
李寅 .
地质学报, 2004, (03) :319-331
[10]   准噶尔盆地油气幕式成藏规律探讨 [J].
谭明友 ;
张云银 ;
宋传春 ;
刘国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