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设计用于研究硝基苯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

被引:9
作者
肖菊 [1 ]
刘树深 [1 ]
高音旋 [1 ]
张亚雷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青海弧菌; 硝基苯; 联合毒性; 均匀设计;
D O I
10.13198/j.res.2008.02.125.xiaoj.023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实验设计在混合物毒性评估与预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微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7种硝基苯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抑制毒性,硝基苯、邻氯硝基苯、间氯硝基苯、对氯硝基苯、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和对硝基甲苯的-lgEC50值(EC50的单位为mol/L)分别为2.66,3.22,3.30,3.29,2.94,4.22和3.39;引入均匀实验设计方法,在单个硝基苯衍生物剂量-效应关系基础上构建不同效应浓度下的10个混合物,同样应用微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其对Q67的毒性,应用剂量加和(DA)与独立作用(IA)原理建立了混合物毒性的评估与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与等效应浓度比法相比,均匀实验设计构建的混合物浓度配比,具有三维浓度分布特征,可在更大范围内考察各种可能的混合物类型,更加接近于实际环境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对松花江的治理应加强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J].
李玉文 ;
张蕾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03) :57-58+61
[2]   多组分苯胺类混合物对发光菌的抑制毒性 [J].
葛会林 ;
刘树深 ;
刘芳 .
生态毒理学报, 2006, (04) :295-302
[3]   5种取代酚化合物对淡水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J].
莫凌云 ;
刘海玲 ;
刘树深 ;
张天生 ;
刘保奇 ;
葛会林 .
生态毒理学报 , 2006, (03) :259-264
[4]   测定环境污染物对青海弧菌发光强度抑制的微板发光法研究 [J].
刘保奇 ;
葛会林 ;
刘树深 .
生态毒理学报 , 2006, (02) :186-191
[5]   苯胺和硝基苯胺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联合毒性 [J].
苏丽敏 ;
孟庆俊 ;
袁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2, (06) :42-44
[6]   硝基苯与苯胺类废水生物降解协同作用研究 [J].
韦朝海 ;
任源 ;
谢波 ;
吴超飞 ;
陈惠中 ;
陈焕钦 .
环境科学研究, 1999, (03) :13-16
[7]   硝基芳烃类对斜生栅列藻的毒性及中毒症状 [J].
刘静玲,郎佩珍 .
环境科学, 1995, (02) :7-10+91
[8]   关于均匀分布与试验设计(数论方法) [J].
王元 ;
方开泰 .
科学通报, 1981, (02) :65-70
[9]  
基础化学计量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树深,易忠胜编著, 1999
[10]  
Joint ac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redictive modeling of sublethal toxicity[J] . Allen W. Olmstead,Gerald A. LeBlanc.Aquatic Toxicology . 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