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东部奥陶系烃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意义

被引:10
作者
张鼐 [1 ]
王招明 [2 ]
杨文静 [2 ]
肖中尧 [2 ]
张宝收 [2 ]
赵瑞华 [3 ]
张海祖 [2 ]
陈延贵 [2 ]
邢永亮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烃包裹体; 组分; 相图; 压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塔中东部局部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发现一期(第Ⅲ期)发强棕红色荧光的烃包裹体,在荧光特征、组分特征上都有其独特性,预示塔中东部成藏的独特性。将这3期对区域成藏有意义的烃包裹体分期进行组分提取、组分分析、相图分析、温度压力分析,分析认为,第Ⅱ期形成于海西运动晚期源于中上奥陶统的正常油得以保存;第Ⅳ期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由寒武系原油分解的凝析油气大量充注,使整个塔中地区奥陶系的原油具有中上奥陶统源油和寒武系原油混源特征;第Ⅳ期凝析油气的大规模充注,是塔中地区油气藏普遍存在25-降藿烷系列的原因,也是塔中地区凝析油气藏的重要贡献者;第Ⅲ期形成于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早期源于寒武系高成熟油只在塔中东部地区的中下奥陶统及寒武系充注,这就是只在塔中地区东部发现油藏,而在其他地区主要为凝析油气藏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裂缝方解石烃包裹体特征及成藏 [J].
张鼐 ;
赵宗举 ;
肖中尧 ;
张宝民 ;
张宝收 ;
陈延贵 ;
邢永亮 ;
赵瑞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3) :389-396
[2]   塔中Ⅰ号带奥陶系烃包裹体荧光特征与成藏期 [J].
张鼐 ;
赵瑞华 ;
张蒂嘉 ;
陈延贵 ;
邢永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63-68+75
[3]   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流体包裹体期次及地质意义 [J].
张鼐 ;
王招明 ;
杨海军 ;
邢永亮 ;
赵瑞华 .
新疆石油地质, 2010, 31 (01) :22-25
[4]   库车坳陷东部阳霞凹陷依南5井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包建平 ;
朱翠山 ;
张秋茶 ;
李梅 ;
卢玉红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31 (06) :25-31+180
[5]   塔中隆起原油特征与成因类型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杨海军 ;
顾乔元 ;
韩剑发 ;
石磊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5) :635-642
[6]   塔中地区奥陶系现今构造应力场模拟及裂缝预测 [J].
刘聪 ;
黄晓波 ;
樊太亮 ;
王增香 ;
曾清波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4) :475-477
[7]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五 塔中奥陶系大型凝析气田的勘探和发现 [J].
周新源 ;
王招明 ;
杨海军 ;
王清华 ;
邬光辉 .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01) :45-51
[8]   塔中117井储层烃包裹体研究及油气成藏史 [J].
张鼐 ;
张水昌 ;
李新景 ;
涂建淇 .
岩石学报, 2005, (05) :1473-1478
[9]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油源问题的综合述评 [J].
王招明 ;
肖中尧 .
科学通报, 2004, (S1) :1-8
[10]   分子化石与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 [J].
张水昌 ;
梁狄刚 ;
黎茂稳 ;
肖中尧 ;
何忠华 .
科学通报, 2002, (S1)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