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治理之间——基层社会警察“解纷息争”机制分析

被引:20
作者
于龙刚
机构
[1]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纠纷调解; 基层法治; 国家能力; 议价机制; 暴力再生产机制;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6.03.009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社会转型背景下警察逐渐成为基层纠纷调解的主要力量,正式纠纷调解体系取代非正式纠纷调解体系。纠纷调解活动同时嵌入到基层法治建设和国家治理实践中。作为基层法治建设一部分,纠纷调解规范化实现了调解体系的科层化与规则化。但是由于法律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以及基层社会国家能力匮乏,调解实践陷入非规范化的运作形态。在纠纷格式、社会空间、组织体制三个层面出现悖论与冲突,调解实践内嵌入议价机制与暴力再生产机制,形成充满策略行为和暴力契机的脆弱秩序。化解纠纷调解困境,需要在规范警察权与提高警察纠纷解决能力、制度建设与价值内化、法治目标与治理目标之间兼顾平衡,弥合规范化纠纷调解体系与现代性纠纷解决能力之间的裂痕,在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同时实现社会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法治的权力网络.[D].林辉煌.华中科技大学.2013, 02
[2]   中国调解研究新范式——以政治治理论为基础 [J].
魏程琳 ;
齐海滨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 33 (06) :3-12
[3]   行政体制中的责权利层级不对称问题 [J].
贺雪峰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4) :5-7
[4]   论基层运动型治理——兼与周雪光等商榷 [J].
欧阳静 .
开放时代, 2014, (06) :180-190+9
[5]   国家治理与基础性国家能力 [J].
王绍光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8 (03) :8-10
[6]   纠纷调处与社会稳定:警察调处纠纷的组织行动逻辑 [J].
刘方权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 (06) :30-38
[7]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8]   传媒监督权行使如何法治——从“宜黄事件”切入 [J].
陈柏峰 .
法学家, 2012, (01) :27-41+176
[9]   治安调解概念新解 [J].
赵石麟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7 (01) :50-55
[10]   村庄纠纷解决:主体与治权——皖中葛塘村调查 [J].
陈柏峰 .
当代法学, 2010, (05) :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