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数字货币的刑法问题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30
作者
尚柏延
冯卫国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
关键词
数字货币; DC/EP; 货币犯罪; 立法;
D O I
10.16064/j.cnki.cn34-1003/g0.2021.01.016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DC/EP是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项目,目前已经进入小规模试运营阶段。DC/EP与虚拟货币、私有数字货币、电子支付等在发展历程上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法律属性具有承接性,同时,其技术架构还决定其属性不限于法定货币,还包括合同、交易及身份信息等内容。DC/EP作为法定货币新型样态,目前的货币犯罪体系无法适应其法律属性变化所带来的变革:一是其法律属性直接导致货币犯罪侵犯法益的范围扩大,二是货币犯罪的构成要件内容面临更新,三是刑法的犯罪预防功能被削弱,四是竞合犯的处理出现难点。对于这些问题,通过刑法解释进行调整已经不能妥善解决,需要在立法上考虑增设专门的妨害数字货币管理秩序罪。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变迁与危机:论刑法立法的预防转向.[J].李国权;.刑法论丛.2019, 02
[2]   区块链技术驱动下智能合约犯罪研究 [J].
赵志华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 (04) :90-102
[3]   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17, (02) :146-172
[4]   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原型构想 [J].
姚前 .
中国金融, 2016, (17) :13-15
[5]   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定性探究 [J].
刘明祥 .
法学, 2016, (01) :151-160
[7]   伪造货币罪的保护法益 [J].
杨金彪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 (03) :54-59
[8]   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其刑法保护 [J].
于志刚 .
政法论坛, 2003, (06) :122-132
[9]  
人脸数据岂可买卖.[N].江德斌;.人民法院报.2019,
[10]  
法理学.[M].周永坤.法律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