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西部与班公湖特提斯洋盆俯冲相关的火成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被引:107
作者
曲晓明 [1 ]
王瑞江 [1 ]
辛洪波 [1 ]
赵元艺 [1 ]
樊兴涛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中心
关键词
岛弧型岩浆岩; 锆石U-Pb LA-ICPMS年龄; 班公湖缝合带; 青藏高原;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9.06.002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青藏高原西北部班公湖缝合带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初步查明区内缝合带至少包含日土和狮泉河-改则两条蛇绿岩带。在两条蛇绿岩带北侧发现各有两期岛弧型岩浆岩发育,且形成时间严格对应。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班公湖缝合带岛弧型岩浆岩的共同特征是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Rb、Th、K和Pb;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Ba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总是相对亏损,这些特征说明班公湖地区存在两条俯冲带。从演化序列看,俯冲初期岩石属中钾钙碱性系列,之后岛弧岩浆作用向高钾钙碱性系列演变。锆石U-Pb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北面的日土俯冲带洋壳俯冲从辉长岩墙开始,时代为(165.5±1.9)Ma(MSWD=1.16),在159Ma时岛弧岩浆作用规模增大,形成小型的花岗岩基;南面的狮泉河-改则俯冲带一开始俯冲((166.4±2.0)Ma,MSWD=3.0)就有较大规模的石英闪长岩体侵入,之后岩浆作用减弱,到159.4Ma时只有一些小体积的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侵入。根据岛弧岩浆作用规模,认为班公湖中特提斯洋盆的俯冲一开始是以狮泉河俯冲带为主,之后狮泉河俯冲带的俯冲作用逐渐减弱,到晚侏罗世初(159Ma)北面的日土俯冲带成为洋壳俯冲的主体。鉴于两条岛弧火成岩带在空间配置上都位于由基性-超基性岩构成的蛇绿岩带北侧,地球化学上显示陆缘弧特征,因此,认为班公湖中特提斯洋盆应该是在中侏罗世晚期(约166Ma)沿日土和狮泉河两条俯冲带同时向北俯冲,构造属性上可能不是一个统一的大洋,而是包含了多个局限性洋盆。
引用
收藏
页码:523 / 53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西藏东巧北尕苍见岛弧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许荣科
    郑有业
    赵平甲
    陕亮
    张雨莲
    曹亮
    齐建宏
    张刚阳
    代芳华
    [J]. 中国地质, 2007, (05) : 768 - 777
  • [2] Zircon SHRIMP U-Pb 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of the plagiogranites from the Lagkor Lake ophiolite,Gerze,Tibet,China
    ZHANG YuXiu1
    2 Graduate University
    3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05) : 651 - 659
  • [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冈瓦纳大陆北界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
    潘桂棠
    朱弟成
    王立全
    廖忠礼
    耿全如
    江新胜
    [J]. 地学前缘, 2004, (04) : 371 - 382
  • [4] 西藏班公湖—怒江西段舍马拉沟蛇绿岩中辉长岩年龄测定——兼论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形成时代
    邱瑞照
    周肃
    邓晋福
    李金发
    肖庆辉
    蔡志勇
    [J]. 中国地质, 2004, (03) : 262 - 268
  • [5]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深部地球物理结构给出的启示
    赵文津
    刘葵
    蒋忠惕
    吴珍汉
    赵逊
    史大年
    熊嘉育
    J.Mechie
    L.Brown
    T.Hearn
    J.R.Guo
    Seth S.Haines
    [J]. 地质通报, 2004, (07) : 623 - 635
  • [7] 1∶25万地质填图进一步揭开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的神秘面纱
    任纪舜
    肖黎薇
    [J]. 地质通报, 2004, (01) : 1 - 11
  • [8] 西藏阿里地质[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郭铁鹰等著, 1991
  • [9] Melt components derived from a subducted slab in late orogenic ore-bearing porphyries in the Gangdese copper belt,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J] . Xiaoming Qu,Zengqian Hou,Youguo Li.LITHOS . 2004 (3)
  • [10] Thermal evidence for early Cretaceous metamorphism in the Shyok suture zone and age of the Khardung volcanic rocks, Ladakh, India[J] . W.J. Dunlap,R. Wysoczanski.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200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