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权”之定位与规则设计

被引:61
作者
鲁晓明 [1 ,2 ]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
[2] 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居住权; 人役性; 用益性;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9.03.011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学者从居住权创设之初衷出发,执念于居住权的人役性,混淆了居住权本体与外在条件。以之指导居住权立法,必然使其偏离现实,进而丧失正当性。居住权之意义不应在于为极端萎缩的狭窄主体提供权利支持,而在于适应建筑物多元利用趋势,改变单纯以土地为对象的不动产用益物权格局,形成以土地物权为主、辅之以房屋物权的不动产用益物权新格局。唯有走出人役执念,专注于房屋的用益性,居住权方具有现实价值。基于物权定位之居住权不应限于满足生活需要,应以可出租、转让和继承为原则,期限亦得自由约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3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3]   租购同权过程中住房权与公共服务获取权的可能冲突——为“住”租房还是为“权”租房 [J].
陈杰 ;
吴义东 .
学术月刊, 2019, 51 (02) :44-56
[4]   构建民法典物权编居住权的思考 [J].
黄积虹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9, 34 (01) :96-105
[5]   《民法典》草案之居住权规范的检讨和完善 [J].
单平基 .
当代法学, 2019, 33 (01) :3-15
[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立法化的重点问题研究 [J].
周新 .
中国法学, 2018, (06) :172-193
[7]   中国民法学的效率意识 [J].
熊丙万 .
中国法学, 2018, (05) :82-101
[8]   民法典编纂视域中宅基地“三权分置”探究 [J].
席志国 .
行政管理改革, 2018, (04) :45-50
[9]   居住权立法与继承编的制度创新 [J].
马新彦 .
清华法学, 2018, 12 (02) :163-178
[10]   从“居住有其屋”到“住有所居”——我国民法典分则创设居住权制度的立法构想 [J].
申卫星 .
现代法学, 2018, 40 (02) :1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