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赋能教师的内在逻辑纾解——基于技术现象学的视角

被引:19
作者
郝建江
郭炯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技术本质; 技术体系; 教师定位; 师技关系; 技术现象学;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22.04.003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教育环境、资源、教学、评价等生态性全方位升级与创新,但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也为教师的技术应用带来了风险与挑战。科学理性地认知教师亟需智能技术赋能的原因、智能技术赋能教师的作用价值,以及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能够为教师智能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宏观指引。为此,基于技术现象学中的人类存在认识、技术作用分析、人技关系研究,对智能技术与教师的本质及二者关系进行分析,明晰当前智能技术所引发的代具拓展、解蔽丰富、遮蔽深化、座架促逼,以及技术进化所引发的体系转变与社会变革现象,探讨当前人类教师在自身缺陷凸显、发展创新必须、存在状态转变等方面的内容,进而从宏观知觉视角和延异运动视角,分析师技关系的内容丰富、深化与相互促逼发展作用,为教师的智能技术应用,提供一些支持与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哲学“技术理论”问题的生成及论域 [J].
张务农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5) :25-31+63
[2]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研究中的新区、误区、盲区与禁区 [J].
张坤颖 ;
张家年 .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 (05) :54-63
[3]   论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及其中的延异运动——基于技术现象学观点的分析 [J].
叶晓玲 ;
李艺 .
电化教育研究, 2013, 34 (06) :5-10
[4]   认知负荷理论及其教学涵义 [J].
庞维国 .
当代教育科学, 2011, (12) :23-28
[5]   技术现象学视野中的人性结构——斯蒂格勒技术哲学思想述评 [J].
郭晓晖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 25 (07) :37-42
[6]  
人类世的哲学[M]. 商务印书馆 , 孙周兴, 2020
[7]  
重塑[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刁生富, 2020
[8]  
从辅助教学到重塑生态[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顾小清, 2018
[9]  
不要让人去做机器的工作[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赵勇, 2018
[10]  
课程开发[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杨开城,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