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夏季风盛行期中国北方典型区域陆面水、热过程特征研究
被引:15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张立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气象局
[3]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4] 北京市气象台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中国北方不同区域;
夏季风盛行期;
协同观测实验;
陆面水热过程;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将"中国北方协同观测实验"的站点划分为西北干旱区、黄土高原区和东北凉区三类气候环境区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夏季风盛行期西北干旱区、黄土高原区和东北凉区陆面水、热过程的共性和差异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陆面水、热过程的区域特征十分突出.这三个区的土壤"湿层"分布在不同的深度,反照率具有明显差异;虽然东北凉区地表温度比较低,但地表净辐射与太阳总辐射的比值却很高;三个区域不仅地表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与净辐射比值的日变化特征不同,而且感热和潜热通量对能量平衡的贡献也大不相同;尽管三个区域近地层水汽通量与降水的比值比较接近,但近地层水汽通量及其与蒸发皿测得的蒸发量的比值差别却很明显.这些特征不仅表现了区域地表特性对陆面水、热过程特征的影响,也反映了夏季风活动在区域陆面水、热过程中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85 / 13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中国北方不同气候区晴天陆面过程区域特征差异[J]. 大气科学 , 2011, (03) : 483 - 494曾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不详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不详 不详王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2] 黄土高原旱作区土壤贮水力和农田耗水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0, 30 (14) : 3672 - 3678邓振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王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王润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王劲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王鹤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徐金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3] 中国气候区划新方案[J]. 地理学报, 2010, 65 (01) : 3 - 1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炳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4] 黑河地区鼎新戈壁与绿洲和沙漠下垫面地表辐射平衡气候学特征的对比分析[J]. 冰川冻土, 2009, 31 (03) : 464 - 473王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栋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敦煌戈壁冬夏季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对比研究[J]. 中国沙漠, 2009, 29 (03) : 558 - 565刘宏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杨兴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王润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王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王鹤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张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 [6] 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研究(LOPEX)有关科学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4) : 363 - 371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胡向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王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刘宏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润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7] 有关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的定义及其特征[J]. 气象学报, 2009, 67 (01) : 83 - 8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葆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上海市气象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钱维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上海市气象局
- [8] 夏季不同天气背景条件下黑河中游不同下垫面的辐射特征[J]. 中国沙漠, 2008, (03) : 514 - 51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吕世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奥银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张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马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防化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李锁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尚伦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马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 [9] 关于干旱和半干旱区陆面水分过程的研究[J]. 干旱气象, 2007, (02) : 1 - 4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王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10] 夏季绿洲生态环境对荒漠背景地表能量过程的扰动[J]. 生态学报, 2005, (10) : 2459 - 2466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王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