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

被引:1
作者
徐霞
张智才
张勇
田玉强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土地利用方式; 生物量; 季节动态;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35.150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生物量季节动态。[方法]于2008年生长季(5~10月)期间,分别测量了针茅群落、羊草群落和农田3个不同地表覆盖状况下的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结果]地上生物量均在8月达到最高值,羊草、针茅和农田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287.91、117.05、193.59 g/m2;3个样地植物根系总生物量在7月最高,针茅、羊草和农田样地分别为1 683.9、1 601.9、513.9 g/m2;植物上层根系0~15 cm/植物下层根系15~30 cm的生物量比率最大的是羊草,针茅次之,农田最小。[结论]为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0277 / 2027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退化草地暗沃寒冻雏形土CO释放的日变化和季节动态 [J].
张金霞 ;
曹广民 ;
周党卫 ;
赵新全 ;
周兴民 .
土壤学报, 2001, (01) :32-40
[12]   NECT上农牧交错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石瑞香 ;
康慕谊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700-705
[13]   松嫩平原羊草草原凋落物层群落学作用的研究 [J].
郭继勋 ;
孙刚 ;
姜世成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4) :473-476
[14]   和林格尔县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J].
敖登高娃 ;
巴雅尔 .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0, (02) :146-149
[15]   农牧交错地带土地生产力退化的初步探讨 [J].
杨泰运 ;
陈广庭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1, (03) :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