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景观指数随复合地形因子分异的变化规律

被引:8
作者
张春英 [1 ]
张春玲 [2 ]
机构
[1]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2]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关键词
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地; 植被景观; 景观指数; 地表粗糙长度; 地形起伏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探讨地表粗糙长度和地形起伏度空间分异对武夷山自然遗产地植被景观格局性质的影响,利用ArcGIS9.0和景观指数软件分析各地表粗糙长度和起伏度带上的景观指数。结果表明:景观的面积、斑块数量、景观多样性指标、优势度指标随着地表粗糙长度指数的增加,而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在粗糙长度为7的级别上达到最大值;破碎度指数、景观面积周长比分维数值随粗糙长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U"型曲线;景观面积指标、景观斑块数量、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指标、景观优势度随着起伏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只有景观斑块的面积周长比的分维数在800m 更多 还原 AbstractFilter('ChDivSummary', 'ChDivSummaryMore', 'ChDivSummaryReset');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植被景观指数随一阶地形因子分异的变化规律附视频 [J].
张春英 ;
卓德雄 ;
张祖柱 ;
林晓枝 ;
刘东兰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6) :536-541
[2]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格局与地形关系研究——以固原上黄试区为例 [J].
方炫 ;
李壁成 ;
白小梅 ;
陈其春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0, (05) :92-95+100
[3]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分析 [J].
张春英 ;
林从华 ;
洪伟 ;
吴承祯 ;
何春玲 ;
陈莺娇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 26 (06) :877-883
[4]   基于小波变换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NDVI与地形因子多尺度空间相关分析 [J].
邱炳文 ;
苏簪铀 ;
陈崇成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9) :1915-1920
[5]   云南西部地区地带性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 [J].
冯建孟 ;
徐成东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4) :595-600
[6]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水系景观分形特征 [J].
张春英 ;
洪伟 ;
吴承祯 ;
陈平留 ;
洪滔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8, (04) :319-321
[7]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地形分异 [J].
汪荣 ;
潘文斌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7, (06) :731-735
[8]   自1:10000比例尺DEM提取地形起伏度——以陕北黄土高原的实验为例 [J].
朱红春 ;
陈楠 ;
刘海英 ;
汤国安 .
测绘科学, 2005, (04) :86-88+7
[9]   多源地学信息在土地荒漠化遥感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J].
杜明义 ;
武文波 ;
郭达志 .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2, (07) :117-121
[10]   中国地形起伏度的提取及在水土流失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刘新华 ;
杨勤科 ;
汤国安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1) :57-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