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浊积岩物源分析及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7
作者
赵宗举 [1 ,2 ]
潘懋 [1 ]
杨海军 [3 ]
俞广 [4 ]
徐云俊 [4 ]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3] 不详
[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6]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杭州地质研究院
[7] 不详
关键词
沉积相; 浊流; 物源; 地震相; 板块构造; 奥陶纪;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P534.42 [奥陶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地表露头及钻井取心的浊积岩沉积特征观察及古流向分析、砂岩主量元素化学成分分析及地震相分析,提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陆源碎屑浊积岩主要发育于塔东地区及塘古兹巴斯坳陷的上奥陶统之中,其浊流沉积物源主要来自盆地东南侧的阿尔金岛弧、其次来自盆地西南侧的库地活动陆缘隆起;仅盆地东北缘却尔却克山地区出露的中奥陶统顶部的却尔却克组下部陆源碎屑浊积岩的物源区,主要来自其北侧的库鲁克塔格被动陆缘隆起(台地隆起剥蚀区)。综合分析认为,晚奥陶世发生于板块南缘的阿尔金岛弧及库地活动陆缘隆起与塔里木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产生的大量陆源碎屑物源,导致了板块内部多个孤立碳酸盐台地的逐步消亡及板块南部浊流盆地群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681 / 69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层[M]. 科学出版社 , 贾承造等著, 2004
[12]  
中国蛇绿岩[M]. 科学出版社 , 张旗,周国庆著, 2001
[13]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主编, 1997
[14]  
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张旗主编, 1996
[15]  
西南天山蛇绿岩和蓝片岩[M]. 地质出版社 , 汤耀庆等著, 1995
[16]  
Determination of Tectonic Setting of Sandstone-Mudstone Suites Using$SiO{2}$Content and$K{2}O/Na{2}O$Ratio[J] . B. P. Roser,R. J. Korsch.The Journal of Geology . 1986 (5)
[17]   TRACE-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GRAYWACKES AND TECTONIC SETTING DISCRIMINA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S [J].
BHATIA, MR ;
CROOK, KAW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86, 92 (02) :181-193
[18]   PLATE-TECTONICS AND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ANDSTONES [J].
BHATIA, MR .
JOURNAL OF GEOLOGY, 1983, 91 (06) :611-627
[19]   天山古生代洋盆开启、闭合时限的岩石学约束——来自震旦纪、石炭纪火山岩的证据 [J].
夏林圻 ;
张国伟 ;
夏祖春 ;
徐学义 ;
董云鹏 ;
李向民 .
地质通报, 2002, (02) :55-62
[20]   库鲁克塔格地区火山岩的岩浆过程与源区组成 [J].
姜常义 ;
白开寅 ;
黑爱芝 ;
赵晓宁 ;
张虹波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0, (01) :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