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东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中钙质变质岩的变质作用演化

被引:6
作者
陈能松
周汉文
杨勇
张兴辽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河南第四地质调查大队 武汉
[3] 武汉
[4] 南阳
关键词
钙质变质岩; 非平衡结构; 变质反应; P-T-Xco2演化; 秦岭杂岩; 豫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秦岭杂岩中的钙质变质岩经历了晋宁和加里东-海西两个巨构造-热旋回的强烈影响和改造。在加里东的深位(≥15km)接触热变晕的钙质变质岩中,保存了若干精美的非平衡结构。凭借非平衡结构的研究分析,重塑了接触热变质的递进变质和退变质阶段的反应形式以及冷却过程的P-T-Xco2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40 / 25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豫西东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全岩Sm-Nd、Rb-Sr和单晶锆石207Pb-206Pb计时及其地壳演化 [J].
陈能松 ;
韩郁菁 ;
游振东 ;
孙敏 .
地球化学, 1991, (03) :219-228
[2]   豫西蛇尾秦岭群角闪石40Ar/39Ar年龄谱及其地质意义 [J].
陈能松 ;
游振东 .
岩石学报, 1990, (04) :54-58
[3]   豫西蛇尾秦岭群P-T轨迹定量计算及其地质意义 [J].
陈能松 .
地球科学, 1990, (02) :145-155
[4]   秦巴北部商县—卢氏地区变质方解石-白云石地质压力计的研究 [J].
薛君治 ;
张汉凯 .
矿物学报, 1989, (01) :71-75
[5]   胶东莱西—平度一带麻粒岩相岩石的变质作用特征 [J].
靳是琴 ;
李殿超 ;
李宪洲 ;
刘福来 .
地质学报, 1987, (03) :240-252
[6]   豫西秦岭群变质岩岩相学特征及早期地壳演化 [J].
游振东 ;
索书田 ;
陈能松 ;
钟增球 ;
郝雅 .
地球科学, 1987, (03) :321-328
[7]   由电子探针分析值计算Fe3+和Fe2+ [J].
郑巧荣 .
矿物学报, 1983, (01) :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