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基于多维城市要素流的武汉城市圈城市联系与功能分析
被引:34
作者:
王海军
[1
,2
]
翟丽君
[1
]
刘艳芳
[1
,2
,3
]
徐姗
[4
,5
]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3] 武汉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4]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城市联系;
城市功能;
城市要素流;
大数据;
武汉城市圈;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7.007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文章结合统计年鉴数据和地理时空大数据,运用多维城市要素流综合分析武汉城市圈内城市间联系与各城市功能,并采用赋值法对4种城市要素流进行评分,进而对武汉城市圈的功能布局与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武汉是城市圈的发展中心,"一城独大"态势依旧显著,城市圈整体极化和辐射能力较弱,中低级城市流强度的城市较多。(2)城市圈内城际空间联系不够紧密,且联系程度空间差异较大。(3)根据赋值后的综合结果,从"点线面"的角度对武汉城市圈空间布局给出建议。点:"一三二三"的空间布局,中心城市为武汉,次中心城市为黄石、鄂州和孝感,核心区为咸宁和黄冈,影响区为仙桃、潜江和天门;线:以孝感—武汉—鄂州—黄石、武汉—咸宁、武汉—黄冈为3个发展轴的"小"字型的空间布局形式;面:将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划分为3个发展区,即武汉—鄂州—黄冈—黄石、武汉—咸宁、武汉—孝感—仙桃—潜江—天门。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