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与效益

被引:3
作者
赵强基
袁从祎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wetland; agro-ecosystem; Jiangsu;
D O I
10.13292/j.1000-4890.1989.004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农业可概分为湿地农业与旱地农业两大部分。湿地农业区主要分布于占国土面积32%的湿润区,耕地集中,系农副产品重要生产基地。仅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耕地占全国21%,稻、麦、棉、油菜的总产分别占全国的47%、20%、33.5%和50%,出栏猪头数、禽蛋和淡水鱼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8.8%、35.8%和58.8%。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对湿地农业生产将有更高要求。由此,研究并提高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与效益就显得很迫切。本文拟以江苏为实例就如何开发与提高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与效益作如下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鱼塘四旁栽培青饵料的研究(第一报) [J].
杨运生 ;
洪汝兴 ;
李荣 .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05) :40-42
[2]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变化与我省粮食生产的新任务 [J].
包宗顺 ;
刘光玉 ;
宋佩琴 .
江苏农业科学, 1986, (03) :1-3
[3]   张庄村农牧渔复合生态系统功能 [J].
郭俊尧 ;
袁从祎 .
生态学报, 1987, (01) :12-20
[4]   “三水”作物在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潜力 [J].
袁从禕 ;
赵强基 ;
吴宗云 .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09) :27-29+23
[5]   江苏太湖地区几种作物和种植制度的农田生态功能 [J].
起强基 ;
袁从袆 ;
褚金元 ;
刘乃忠 .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02) :1-6
[6]   苏南稻田麦-玉米-稻、麦-豆-稻三熟制农田生态效率 [J].
赵强基 ;
袁从祎 ;
刘乃忠 ;
褚金元 .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