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法之反思

被引:3
作者
姚万勤 [1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2]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民事纠纷; 入罪; 恶意欠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4 ;
摘要
《刑法修正案(八)》增设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从产生到实施至今以来,其合理性一直以来均遭到多方质疑。虽然刑法打击违法行为的威慑力有目共睹,但并非利用刑法规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就能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从本质上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在尚未穷尽或完善其他救济措施之前,就贸然地利用刑法进行规制,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剥夺人们对刑法尊重感等诸多的负面效应,最终反而不利于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因此,在具体规制路径中,应当重视民事措施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应当增强民法治理措施的执法力度,强化相关公职人员的履职意识,构建多措施解决路径等,只有穷尽了以上措施且未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时,才能考虑利用刑法进行规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重刑威慑思想的消极影响.[N].游伟;.人民法院报.2012,
[2]   民间借贷涉罪案件处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J].
袁林 ;
姚万勤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1) :68-72
[3]   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 [J].
何荣功 .
中外法学, 2015, 27 (02) :523-547
[5]   财产罪中违法一元论与违法多元论对立之展开 [J].
王骏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9 (04) :38-43
[6]   刑事立法的政策导向与技术制衡 [J].
陈伟 .
中国法学, 2013, (03) :121-133
[7]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研究——以40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为分析样本 [J].
舒平锋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02) :57-64
[9]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法研究 [J].
赵秉志 ;
张伟珂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2) :92-102
[10]   恶意欠薪之犯罪化理据探寻——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背景的考察 [J].
陈荣飞 ;
肖敏 .
社会科学家, 2011, (03)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