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和线粒体DNA在植物系统发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8
作者
刘志文 [1 ]
韩旭 [1 ]
李莉 [1 ]
李宪臻 [2 ]
陈温福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2]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关键词
植物; 叶绿体DNA; 线粒体DNA; 系统发育;
D O I
10.15933/j.cnki.1004-3268.2008.07.002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总结了叶绿体和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叶绿体DNA中的rbcL,matK,atpB等基因编码区,rpl16,trnL内含子、trnL-F基因间隔区等非编码区和线粒体DNA在植物系统学上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对它们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分子证据支持蓝药蓼和大铜钱叶蓼归入冰岛蓼属 [J].
刘明珍 ;
周忠泽 ;
邱英雄 ;
孙伟 ;
董翔 .
植物分类学报, 2007, (02) :227-233
[2]   叶绿体微卫星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J].
王化坤 ;
娄晓鸣 ;
章镇 .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S1) :92-98
[3]   穿龙薯蓣、黄山药和盾叶薯蓣psbA-trnH片段序列分析 [J].
孙华钦 ;
罗科 ;
邹文俊 ;
邓思杨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 (06) :792-797
[4]   叶绿体基因infA-rpl36区域在小麦族物种中的序列变异分析 [J].
刘畅 ;
杨足君 ;
李光蓉 ;
冯娟 ;
邓科君 ;
黄健 ;
任正隆 .
遗传, 2006, (10) :1265-1272
[5]   甜菜ATP合酶β亚基基因atpB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进化 [J].
崔杰 ;
徐德昌 ;
李滨胜 ;
杨谦 ;
孙璟晗 .
植物研究, 2006, (05) :583-588
[6]   鳞毛蕨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叶绿体rbcL序列的证据 [J].
李春香 ;
陆树刚 .
植物分类学报, 2006, (05) :503-515
[7]   用叶绿体rbcL和rps4-trnS区序列确定亚洲特有单型属——篦齿蕨属的系统位置 [J].
陆树刚 ;
李春香 .
植物分类学报, 2006, (05) :494-502
[8]   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的关系:来自叶绿体rbcL、trnL-F和rps4-trnS序列的证据 [J].
李春香 ;
陆树刚 .
植物分类学报, 2006, (03) :296-303
[9]   小麦族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分析 [J].
张颖 ;
周永红 ;
张利 ;
张海琴 ;
杨瑞武 ;
丁春邦 .
遗传, 2006, (04) :449-457
[10]   四个DNA片段在山茶属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J].
杨俊波 ;
李洪涛 ;
杨世雄 ;
李德铢 ;
杨莹燕 .
云南植物研究, 2006, (02) :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