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模型及其与传统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13
作者
杜加强
舒俭民
张林波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净初级生产力; 生物承载力; 生态盈亏; 均衡因子;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1.026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生态足迹模型因其可以定量度量生态可持续发展、计算简单、结论易懂、全球可比等特点,提出之后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应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质疑和争论。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并以该方法和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分别计算了中国1961—2007年的生态足迹,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表明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模型结果可信。该种方法能够克服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部分缺陷,在均衡因子选取、土地生态功能假设、CO2吸收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生态系统在生产力上的差异;在时间序列分析方面也更加合理。但该方法本身同时存在着计算方法不完善、对生态系统变化不敏感等问题,如何更紧密地结合生态足迹和净初级生产力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生态足迹模型的争论与发展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生态学报, 2008, 28 (12) :6252-6263
[2]   生态足迹研究现状及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计算方法初探 [J].
杜加强 ;
王金生 ;
滕彦国 ;
张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4) :178-183
[3]   关于生态足迹分析若干理论与方法论问题的思考 [J].
白钰 ;
曾辉 ;
魏建兵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493-500
[4]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 [J].
龙爱华 ;
王浩 ;
程国栋 ;
于福亮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4) :853-858
[5]   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一种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 [J].
彭建 ;
王仰麟 ;
吴健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153-158
[6]   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 [J].
章锦河 ;
张捷 .
资源科学, 2006, (06) :196-203
[7]   生态足迹分析模型假设条件的缺陷浅析 [J].
李明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2) :129-131
[8]   国内外生态足迹模型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J].
蒋依依 ;
王仰麟 ;
卜心国 ;
王建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2) :13-23
[10]   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 [J].
刘宇辉 ;
彭希哲 .
生态学报, 2004, (10) :2257-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