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产能过剩吗?——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

被引:62
作者
王辉 [1 ]
张月友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研究院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光伏产业; 产能过剩; 市场机制;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5.01.007
中图分类号
F426.6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利用58家中国光伏产业上市公司20052012年季度数据,采用生产函数法,测度其产能利用情况,考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成因和化解路径。研究发现:除了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外,中国光伏产业在其余年份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70%,2012年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0%;中国光伏产业的资本产出弹性偏低,产业发展陷入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低端环节的发展老路;2005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升降交替,但总体上并未脱离新兴产业发展规律而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文章认为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由结构性过剩和体制性过剩构成,供需结构失衡、过度投资和用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新兴产业等因素是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化解中国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有必要迅速启动内需,构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治理机制,走"四个一批"的化解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82 +8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规模效应吗?——基于产业分类、政策和产权层面的分析 [J].
任保全 ;
王亮亮 .
产业经济研究, 2014, (03) :42-50+90
[2]   “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 [J].
钟春平 ;
潘黎 .
经济学动态, 2014, (03) :35-47
[3]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了吗? [J].
任保全 ;
王亮亮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3) :38-55
[4]   我国光伏产业困境的形成:路径、机理与政策反思 [J].
王文祥 ;
史言信 .
当代财经, 2014, (01) :87-97
[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构隐患、内因探究及其政府规制行为 [J].
邹艳芬 ;
陆宇海 .
改革, 2013, (05) :42-50
[6]   中国1978-2011年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再估算——基于不同生产函数方法 [J].
于洪菲 ;
田依民 .
财经科学, 2013, (05) :85-94
[7]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表现、成因及对策 [J].
于会娟 ;
韩立民 .
理论学刊, 2013, (03) :67-71
[8]   从美国经验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端化问题 [J].
姜达洋 ;
李宁 .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01) :89-92
[9]  
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与测度[J]. 沈坤荣,钦晓双,孙成浩.产业经济评论. 2012(04)
[10]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省份资本折旧率的再估计 [J].
张健华 ;
王鹏 .
管理世界, 2012, (10) :18-3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