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C4光合固碳相关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

被引:7
作者
张边江 [1 ]
陈全战 [1 ]
焦德茂 [2 ]
机构
[1] 南京晓庄学院生命科学系
[2] 江苏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C4光合固碳相关基因; 光合作用; 生理育种; 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Q943.2 [植物基因工程];
学科分类号
0901 ; 071007 ; 090102 ;
摘要
近10年来,转C4光合固碳相关基因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已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并评述了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稻的C4光合固碳基因工程、转C4固碳相关基因水稻光合和光氧化的生理特性及转C4光合固碳相关基因水稻的生理育种3个方面;提出以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开展转C4光合固碳相关基因水稻的生理育种,是培育优质、高产超级稻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含玉米pepc基因恢复系的MAS转育及其杂交稻的光合特性和杂种优势研究 [J].
李季航 ;
向珣朝 ;
何立斌 ;
张楷正 ;
李平 .
作物学报, 2006, (12) :1779-1787
[2]   C4转基因水稻秧苗叶片气孔与叶鞘维管束结构特征 [J].
袁莉民 ;
仇明 ;
王朋 ;
王志琴 ;
杨建昌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5) :902-909
[3]   转PEPC基因水稻种质的稳定光合生理特性 [J].
凌丽俐 ;
林宏辉 ;
焦德茂 .
作物学报, 2006, (04) :527-531
[4]   蜀恢881含玉米C4型pepc基因改良系的遗传背景及其光合特性 [J].
何立斌 ;
向珣朝 ;
李季航 ;
钟黎 ;
张楷正 ;
李平 .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01) :31-35
[5]   稗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J].
张桂芳 ;
赵明 ;
丁在松 ;
张丽 ;
肖俊涛 .
作物学报, 2005, (10) :1365-1369
[6]   双农杆菌共转化获得无标记转pepc基因的水稻植株(英文) [J].
刘峰 ;
赵伊英 ;
苏永昌 ;
许明 ;
陈丽娜 ;
郑金贵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5, (04) :393-398
[7]   转PEPC基因水稻对光氧化逆境的响应 [J].
李霞 ;
焦德茂 ;
戴传超 .
作物学报, 2005, (04) :408-413
[8]   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株系JAAS45的选育路径与技术 [J].
李霞 ;
高东迎 ;
迟伟 ;
张云华 ;
周月兰 ;
焦德茂 .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01) :12-16
[9]   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保护效应的研究 [J].
张谦 ;
焦德茂 ;
张云华 ;
黄雪清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12) :1812-1818
[10]   亚硫酸氢钠对转PEPC基因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 [J].
朱素琴 ;
季本华 ;
焦德茂 .
科技通报, 2004, (06) :52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