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T类化合物抗艾滋病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占潮 [1 ]
吕庆章 [2 ]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湖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逆转录酶抑制剂; 偏最小二乘; 人工神经网络; 定量构效关系;
D O I
10.16866/j.com.app.chem2006.04.005
中图分类号
R914 [药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701 ;
摘要
利用半经验量子化学PM3方法计算了106个HEPT类化合物的优势构象以及物理化学和电子结构等参数,讨论了该类化合物的这些参数对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活性的影响,利用穷举回归、偏最小二乘和混沌遗传算法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物理化学、电子结构等参数和其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之间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较大的logP、较高的最低空轨道能、较小的分子量均有利于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抗HIV-1活性;(2)当该类化合物有适当大小的 R1取代基、C-6位苯环的间位被疏水性集团取代时该类化合物有较高的抗HIV-1生物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7 / 3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