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高阶煤煤层气开发再认识

被引:11
作者
田炜
王会涛
机构
[1]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
关键词
煤层气开发; 沁水盆地; 解吸性; 扩散系数; 渗透率; 水力压裂; 仿树形水平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煤层气产业出现了徘徊不前的颓势,单井产量低、核心技术瓶颈没有突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此以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现状为依据,从资源的可动用性、勘探评价程序的合理性、煤层采出水与注入水的利弊、煤层气开发井型等4个方面对高阶煤煤层气开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得到4点新认识:①我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的核心是可动用性;②煤层气资源动用的决定因素是"三性"(解吸性、扩散性和渗透性);不同区块"三性"指标的优劣有所不同,这也表明不同区域制约煤层气高产的主控因素各不相同,既有单因素的,也有多因素耦合的结果;③要辩证看待"水力压裂"对煤层的改造与伤害,针对煤层"三性"短板特性的改造方式是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的关键;④水平井是煤层气田高效开发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需要针对不同煤岩特点开展井型与无污染完井方式联合攻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如何破解我国煤层气开发的技术难题——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为例 [J].
朱庆忠 ;
左银卿 ;
杨延辉 .
天然气工业, 2015, 35 (02) :106-109
[2]   煤层气仿树形水平井的探索与实践 [J].
杨勇 ;
崔树清 ;
倪元勇 ;
王风锐 ;
杨益涵 ;
郎淑敏 .
天然气工业, 2014, 34 (08) :92-96
[3]   关于大幅度提高我国煤层气井单井产量的探讨 [J].
罗平亚 .
天然气工业, 2013, 33 (06) :1-6
[4]   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地面集输工艺优化与思考 [J].
田炜 ;
陈洪明 ;
梅永贵 ;
李新彩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1) :30-33+120
[5]   中国煤层气赋存特点与勘探方向 [J].
翟光明 ;
何文渊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11) :1-3+113
[6]   煤层瓦斯解吸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J].
赵东 ;
冯增朝 ;
赵阳升 .
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 (05) :43-46
[7]   阜新盆地地下水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许丕伟 .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01) :22+202-22
[8]   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与结果 [J].
刘成林 ;
朱杰 ;
车长波 ;
杨虎林 ;
樊明珠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11) :130-132+152
[9]   高煤阶与低煤阶煤层气藏物性差异及其成因 [J].
陈振宏 ;
贾承造 ;
宋岩 ;
王红岩 ;
王一兵 .
石油学报, 2008, (02) :179-184
[10]   煤层气解吸扩散运移动力学 [J].
司胜利 .
云南地质, 2004, (04) :465-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