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芙蓉洞土壤带Mg和Sr元素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9
作者
李俊云 [1 ]
李廷勇 [1 ,2 ]
王建力 [1 ]
向晓晶 [1 ]
陈昀暄 [1 ]
李玄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芙蓉洞; 土壤渗透水; Ca,Mg和Sr元素比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在2010年对重庆武隆芙蓉洞上覆土壤带的定点监测,收集土壤渗透水,结合当地气温、降水量、土壤地球化学组成和土壤粒度组成,探讨气候条件和土壤层对渗透水中Ca,Mg和Sr元素浓度以及Mg/Ca,Sr/Ca和Mg/Sr比值的影响.数据显示土壤渗透水量可以快速反映地表降水量的变化,冬季和春季时(旱季)土壤渗透水在土壤中滞留时间延长是导致Ca,Mg和Sr浓度在4月出现高值的主要因素.土壤渗透水中Mg/Ca比值随着土壤渗透水滞留时间的延长和温度升高而升高,而Sr/Ca比值与降水量和气温的关系不明显.植物生长活动对Ca和Mg元素的吸收强度大于对Sr元素的吸收,并且Mg的溶蚀能力相对于Sr更易于响应温度的升高,由此导致Mg/Ca与Sr/Ca比值之间呈现反相关关系.冬春旱季时土壤渗透水在土壤中滞留时间的延长导致了Mg/Sr比值在4月出现高值;而Mg/Sr比值在7月和8月出现高值则是因为在温度升高的情形下渗透水对Mg的溶蚀相对于Sr更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667 / 16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重庆芙蓉洞上覆基岩、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洞穴滴水水化学影响 [J].
向晓晶 ;
李廷勇 ;
王建力 ;
李俊云 ;
陈昀暄 ;
周福莉 ;
张天文 ;
白莹 .
中国岩溶, 2011, (02) :193-199
[2]   芙蓉洞洞穴水离子浓度和元素比值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衣成城 ;
李廷勇 ;
李俊云 ;
王建力 ;
向晓晶 ;
白莹 ;
唐亮亮 ;
谢世友 .
中国岩溶, 2011, 30 (02) :200-207
[3]   重庆芙蓉洞洞穴沉积物δ13C、δ18O特征及意义 [J].
李廷勇 ;
李红春 ;
李俊云 ;
袁道先 ;
唐亮亮 ;
沈川洲 ;
叶成礼 .
地质论评, 2008, (05) :712-720
[4]   锶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 [J].
李爽 ;
倪师军 ;
张成江 ;
丁明刚 ;
吴虹霁 .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07, (02) :90-95
[5]   贵州中西部洞穴水系与碳酸钙沉积物的Mg/Sr比值和地球化学特征 [J].
李俊云 ;
李红春 ;
刘子琦 ;
袁道先 ;
何潇 ;
王若梅 .
中国岩溶, 2006, (03) :177-186
[6]   距今3ka来京东地区的古温度变化:石笋Mg/Sr记录 [J].
马志邦 ;
夏明 ;
李红春 ;
顾德隆 ;
彭子成 ;
张兆峰 ;
陈玉舒 .
科学通报, 2002, (23) :1829-1834
[7]   放射性锶和铯在石灰性土壤上的吸着和解吸 [J].
杜金洲,董文明,丁国柱,陶祖贻,范重秀 .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1996, (04) :239-242
[8]   芙蓉洞的次生化学沉积物 [J].
朱学稳 .
中国岩溶, 1994, (04) :357-368
[9]  
重庆地区石笋古环境信息影响因素及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D]. 李廷勇.西南大学 2007
[10]  
土壤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吕贻忠,李保国主编, 2006